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多策并举抓粮食生产

2014-05-08 12:18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谭文峰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2004年以来,驻马店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粮食总产从2003年67亿斤提高到2007年122.4亿斤

□谭文峰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2004年以来,驻马店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粮食总产从2003年67亿斤提高到2007年122.4亿斤,增产55.4亿斤。目前,驻马店的粮食产量占到了河南省的1/8、全国的1/80,在当前世界粮食储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市场恐慌迅速蔓延的态势下,“世界粮荒,中国不慌”。而“中国不慌”的关键在于粮食主产区的保障和支撑。最近,驻马店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受到了莅临驻马店调研的国务院粮食生产核心区调研组的充分肯定,调研组对我市粮食生产十分重视,寄予厚望。

一、正确认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

近年来,粮食的丰收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一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综合作用的结果。2004年以来,我市天气因素整体情况较好,政策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落实各类种粮补贴使农民得到很大实惠,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

二是科技因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作用。近几年,我市粮食品种实现了新一轮的更新换代,一批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实现了第九代更新,玉米品种实现了第二次大的更新,全市粮食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主导品种突出、品种搭配科学、区域布局合理的局面,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6%,科技因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仍未改变:

一是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驻马店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西部浅山丘陵区易发生旱灾,东部低洼区易发生涝灾。解放以来的59年间,我市有40个年份发生水灾,其中30个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00万亩。由于多年来投入欠账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抗灾能力较弱。

二是农技推广渠道不畅,科技体系建设薄弱。由于各种因素,我市市、县、乡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比较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兴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去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0%,其中复合肥上涨80%以上,尿素上涨30%以上,农药上涨50%,而农产品价格增幅不大,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今年国家上调0.05元/斤,市场价格比上年增加0.09元/斤左右。虽然,今年各级政府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每亩81.85元,但务农收入仍远远低于打工收入。农民种粮仅为保证基本生活,积极性不高。

四是粮食主产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不强。粮食主产区往往是农村人口多、“三化”水平低、财政收入少的地方。我市2007年城镇化率为25.9%,低于全国、全省17个和7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36%,低于全国、全省7.5个和15.3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251.9元,仅占全国、全省的6.5%和27.4%。因此,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差,也影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是土地流转速度慢。由于国家还没有具体的土地流转政策措施,土地流转推行较慢,流转面积非常小。2007年,我市农民户均承包土地仅为6.7亩,全市仅签订农户家庭土地流转合同2万份,流转土地9.9万亩,与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的粮食生产。

二、促进粮食生产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因素

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上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基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四个关键”。

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取向的关系。粮食具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双重性质,既不能任由产量上下波动,也不能统得过死,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手抓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宏观调控。二是处理好粮食供给总量与生产能力的关系。粮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供给总量必须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但粮食又是弱势产业,生产条件和旱涝等自然灾害对产量丰歉影响很大,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粮食供应量,决不能因个别年份的丰歉而单纯强调压粮或扩粮。除了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风险补偿机制外,最根本的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尤其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乱圈滥占耕地的倾向。三是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系。粮食安全事关政治经济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既不能再走单纯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的老路,也不能重蹈前几年结构调整片面强调压粮扩经的覆辙。

四个关键:一是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保持粮食市场合理的价格,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对一些好政策、好措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下去。

二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粮食生产,进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的基础。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以治水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抗旱防涝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不断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来解决问题。为此,要加快推进以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为重点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加快构建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载体的推广示范工作机制,加快拓展以粮食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为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把科技渗透到粮食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中。

四是实现粮食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是一个弱势产业。只有把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才能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突破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观念,牢固树立产业整体发展的理念,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进一步提高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一要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开发,引导农民发展符合加工经营要求的专用品种,并按无公害、标准化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二要加快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的聚集度,为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创造条件,同时提高生产批量,使加工经营龙头企业有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三要运用市场运作,引导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行业协会加农户等经营形式,推行订单粮食,延伸产业链条,使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能分享利益,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三、今后粮食生产总体思路和措施

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驻马店人多地少的市情和粮食生产现状,驻马店下一步粮食生产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好政策促粮。一是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用好国家和省各项扶持资金,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类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利用国家有关对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企业。三是争取进入国家粮食生产战略规划和功能区划分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各类农业项目和投入。四是稳定农资市场。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的生产和价格进行监控、调控,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整治各类不法行为。五是整合国家支持的各项粮食生产建设资金,实行投入与产出挂钩机制,努力打造粮食高产市、高产县、高产乡。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粮食生产。

2.保土地稳粮。保土地就是要保证土地耕种面积和保证土地质量。一是要加强行政手段和措施,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积极开发可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合并村屯、“空心村”治理等,并在确保生态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向适宜耕种的荒山野岭要耕地,开发扩大耕地面积。二是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沃土工程、标准粮田、土地整理和复垦项目,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林路沟渠相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重点支持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工程建设,提升扩大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投入,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提高中低产田质量。

3.强基础保粮。我市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因此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在近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除害兴利工程,不断提高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成淮河干流堤防加固,治理小洪河等骨干防洪河道,实施平原低洼易涝地除涝治理工程。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实施防涝、引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节水灌溉,加快灌区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灌溉体系。实施重点区域农业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大力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建设与机械化作业相适应的生产道路体系。三是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着力解决粮食安全储藏问题,加强粮食储藏精细化管理,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之路。四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县、乡、村级农业信息网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民了解并掌握国家政策、市场动态、技术动向、农业生产资料等信息。五是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加强人工降雨设施的生产和应用。

4.兴科技增粮。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要想增加粮食产量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一是要加大对粮食新品种的科研投入,开展农产品超前性研究,重点围绕优势农作物品种资源创新、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高效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生产全生育期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二是要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实现良种覆盖率100%,并进一步确立区域优势农作物主导品种群,开展新一轮的新品种示范推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做到主导品种明显、科学合理搭配。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在灌溉区开展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在旱作区修建和完善小型抗旱和坡面防洪工程;开展土壤养分分批量测试,建立农田节肥指标体系,完善配方肥生产供应体系。大力发展优质畜禽规模养殖,加快建设优质生猪、优质牛羊和优质家禽生产基地。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在适宜地区全面推广农村沼气,使秸秆消化利用率达80%。要加快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倡导生物防治,推进绿色、环保产品的发展。四要注重以科技手段对中低产田、低洼易涝地进行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现粮食生产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作者系市发改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