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老阎庄巨变

2014-05-08 12:22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吴继轩在驻马店市驿城区东郊、驻新公路北侧,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叫老阎庄。这个村现属驿城区东风街道办事处东张村委管辖。改革开放前,这个村有村民244人,有土地536亩,每人平均二亩二分地,全村有

 

吴继轩

在驻马店市驿城区东郊、驻新公路北侧,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叫老阎庄。这个村现属驿城区东风街道办事处东张村委管辖。

改革开放前,这个村有村民244人,有土地536亩,每人平均二亩二分地,全村有草房129间、小瓦房4间,人均住房约合半间。那时全村养马7匹、牛6头,有马车1辆、木耙4盘、土犁子6张。老阎庄这500多亩耕地,每年都是用老祖先传下来的传统工具来耕作。

那时没有收割机,麦子熟了全靠人力用镰刀一镰一镰地割掉,几百亩麦子全村劳力起早摸黑也得干一个星期。割倒麦子,就用架子车拉,因车少,劳力就将麦子打成捆,抬的抬、背的背,往打麦场里运;因场子小,运回去还得垛成垛,麦子从地里收完再去摊场打麦,遇着天阴下雨往后赶,往往一个月也打不完。

夏季,村民们头顶烈日苦干一个多月打完麦分粮时,除去已借吃了的外,一家只能分100公斤左右小麦,麦子背回家严严实实放到缸里,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才能吃点白面馍。春季为节约用粮,人们就去麦地里剜野菜,晚上熬菜汤喝。

麦收后种上秋庄稼,等出苗后,劳力们又得去锄地。每下一次雨,地里就长一层草,为保禾苗成长,就得去锄一遍。一个劳力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烈日下一天还锄不完1亩地,那时农民的劳动强度就可想而知了。

穿的方面,衣服烂了,经常是补了又补,实在不能穿了就大剪小,毁了给小孩做衣穿。大人年头干到年尾还舍不得买件新衣穿。那年头,人们谁也不嫌谁穿的破。

村民住的是土坯墙、老草房,年年漏雨年年用麦草盖、泥巴糊,一家老小都挤住在几间草房中,连个院墙都建不起。

出门走的是土路,那真是“晴天风刮一身土,雨天行路两脚泥”。现在村村都通水泥路,村民行路不再难。

该村现在发展到近100户,有村民385人,而耕地减少到334亩,每人平均只有8分多地。30年前,每人平均2亩多地,打的粮食不够吃;而现在每人只有8分多地,打的粮食吃不完。每年夏、秋两季,村民还能卖余粮15万公斤还多,仅卖余粮这一项,全村每年就收入20多万元。常言说:“富不富,看房屋。”该村村民的住房,现在和以往相比大有改善,那一排排的两层小楼,近10年来拔地而起。据笔者统计,全村已建成楼房264间、平房186间,加上东、西、南面的平房146间,全村共建有平房、楼房596间,另有瓦房18间,作为历史见证的草房已绝迹,现村民住房人均一间半还多。

全村现有拖拉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28台,有燃油、电动四轮和三轮车32辆,还有汽车4辆。

以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因党的富民政策好,特别是前几年,党又英明决策给农民免了公粮和农业税。感谢党的好领导,感谢党对农民的关怀!从此,农民更加努力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使全国人民早日都过上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