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加强麦田管理 力争再夺小麦丰收

2014-05-08 12:26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记者 丁 振 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市降水偏少,持续干旱时间100多天,经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抗旱浇麦和实施人工增雨,目前全市小麦旱情已基本解除。欣喜之余,市农业局专家同时提醒说,

 

记者 

    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市降水偏少,持续干旱时间100多天,经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抗旱浇麦和实施人工增雨,目前全市小麦旱情已基本解除。

欣喜之余,市农业局专家同时提醒说,由于我市前期一直干旱少雨,全市972万亩小麦全部受旱,给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春季麦田管理构成巨大压力,再加上长时间气温偏高,麦田病虫越冬基数较高,如果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夏粮生产。专家呼吁,目前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拔节期,及时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对夺取我市今年的小麦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立即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迅速掀起春季麦田管理高潮,力争再夺小麦丰收。

普遍中耕 破除板结

当前麦田对水分的需求明显增加,前期的干旱对未来小麦的亩成穗数和穗粒数必定有一定影响,各地要抢抓当前雨水较多的有利时机,对尚未解除旱情的地块应抓紧浇水追肥,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促进春生分蘖和次生根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墒情较好,长势较旺的麦田要及时在返青期起身前镇压控旺,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实现控旺转壮;对镇压后的麦田,要及时划锄,以更好地保墒、增温、抗旱、消灭杂草;雨水过后的麦田,在天气放晴,表土墒情适宜时,要精细锄地,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分类管理 科学追肥

当前麦田群体较常年偏小、个体发育差,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早适当进行追肥。对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的三类苗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应结合灌溉分两次进行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5℃气温时进行,每亩施用5公斤~7公斤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生分蘖早生快发,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进行,以提高穗粒数。对每亩总茎数45万~60万的二类苗麦田,应在返青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8公斤~10公斤。对每亩总茎数60万~80万的一类麦田,春管的重点是以控旺促壮为主,追肥上本着前氮后移的原则,在拔节初期结合浇水追肥,亩追尿素7公斤~8公斤,既有利于协调增加产量,又能改善小麦品质。

抓住时机 化除化控

冬前未化除且杂草危害严重的麦田,春季化学除草应在小麦返青期结合墒情及早实施。麦田化除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小麦及产品安全,减少土壤药品残留,避免危及下茬作物:一是化除一定要针对杂草种类选用除草剂;二是亩用水量不少于40公斤,溶液配制一定要均匀;三是小麦拔节后不要使用化学除草,化除一定在拔节前完成;四是不要使用弥雾机喷洒,以免影响除草效果,甚至毒害小麦及下茬作物。防除猪秧秧等阔叶性杂草可选用10%尤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40克;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用7.5%金马水乳剂每亩60~70毫升,或6.9%的骠马水乳剂每亩50~60毫升,但严禁用于大麦田;对阔叶性杂草和野燕麦混生的麦田,可用10%尤利与7.5%金马水乳剂混合作一次喷洒。为预防小麦后期倒伏,对旺长田块应在返青至起身期结合镇压喷洒壮丰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

加强测报 防病治虫

目前病虫害发生较轻,但随着气温回升及麦田浇水次数的增多,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麦田湿度加大,各种病虫也将进入高发和交互发生阶段,各地要加强测报,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动态,及早防治,减少损失。

防治纹枯病。近年来,纹枯病已成为我市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不仅发病早,而且病田率、病株率高,危害严重。防治纹枯病应本着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在小麦返青后,每亩用12.5%禾果利40克、12.5%志信星40克或20%的粉锈宁乳剂75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洒,并将药液重点喷洒于植株茎基部的病灶部位,可兼治早春条锈病、白粉病。

预防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可在3月下旬和4月下旬,每亩用12.5%的禾果利20~30克或20%的粉锈宁乳剂75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洒两次,同时对防治纹枯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应重点抓好蛹期防治,在小麦抽穗前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对细土25~30公斤,也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细干土(或细干沙)30~35公斤,拌匀顺麦垄撒施地面,杀死上升地表的幼虫和蛹,撒毒土后浇水或中耕效果更好;蛹期防治不力的麦田,要在成虫期补治,即在麦田抽穗70%时每亩用4.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或2.5%辉丰菊酯乳油3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兼治麦蚜、黏虫和麦叶蜂,同时也可每亩加禾果利30克或20%三唑酮75~100毫升混合作一次性喷洒,防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