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技术课堂

2014-05-08 12:37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小麦苗期越冬管理技术□ 朱统泉 现在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加强小麦冬季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是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小麦从出苗至分蘖越冬阶段,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这一阶段是

小麦苗期越冬管理技术

□ 朱统泉 

现在小麦已进入越冬期,加强小麦冬季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是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小麦从出苗至分蘖越冬阶段,主要生长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这一阶段是小麦生产中争早苗、全苗、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和发根,奠定穗数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此阶段生长的好坏不仅影响每亩穗数的多少,而且也影响每穗粒数的多少。

根据调查高产小麦冬前分蘖成穗率80%~90%,越冬期间分蘖成穗率10%~20%,返青后分蘖成穗率5%左右。分蘖出生越早,成穗率越高;分蘖出生越晚,成穗率相对越低,因此要获得足够穗数,必须促进冬前及越冬期分蘖的发生。

1.疏苗移栽,确保苗匀。针对缺苗断垄及播量大的麦田,及时有效地进行疏苗和移苗补栽,麦苗过密易造成旺长,根部次生根少,不利于安全越冬;断垄现象明显影响小麦产量,不利于高产。同时,补栽的麦苗对小麦后期抗倒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2.适时把握,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田间调查,部分麦田的杂草已十分明显,而且杂草量比较大。针对这种麦田,在日平均气温降到5℃以前,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麦田化学除草。

3.适时追肥,促弱转壮。针对个别弱苗的麦田,应及时因地制宜,适时管理。①因播种较晚而导致的弱苗,应雨雪前适时亩追施尿素5公斤~7.5公斤,在天晴后及时进行中耕,以便增加地温,促进小麦生长,达到壮苗而安全越冬。②对底肥严重不足的弱苗要及时亩追施尿素10公斤~12.5公斤,追施尿素后要配合进行浅中耕1~2遍,以便提高地温,快速促进苗情转化,达到促弱转壮的目的。

4.脱肥麦田。根据田间调查,部分麦田尽管没有旺长,但由于播前底肥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肥料不足、小麦生长缓慢、叶色较黄,目前田间脱肥现象非常明显,这次冻害也较为严重。针对这类麦田,也要及早追肥,亩追施尿素12.5公斤~15公斤,以便促进有效分蘖和年后早返青。

5.一般冻害麦田。近段低温持续时间长,对适时播种的小麦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表现出植株新生叶的三分之一到整片叶冻死,这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追肥,亩追施尿素一般为8公斤~10公斤,并配合浅中耕,以便提高地温,促进苗情及早恢复,确保小麦正常生长,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6.强筋优质小麦田。对于播种适时,生长正常的强筋优质小麦,适量追施尿素不仅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苗壮,而且可以促进有效分蘖和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追肥量一般掌握在每亩4公斤~5公斤,同时配合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达,确保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和小麦的丰产性。

7.严禁麦田放牧啃青。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啃青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削弱抗寒能力,降低产量。

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 3258589。(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 崔苗青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随着小麦种植制度的改革,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水、肥、密度的增加,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的发生可导致小麦的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或形成白穗,也可引发倒伏,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近年来,该病已成为我市小麦的主要病害。

一、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

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长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期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期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期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此外,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近年,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

二、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特点

土壤内残存的病菌菌核或菌丝,易成为感病的主要菌源。早播、播量大的麦田,冬前长势过旺的麦田,偏施氮肥;麦苗徒长的麦田以及春季遭受低温寒害、脱肥或灌水量大的麦田,发病均较重。秋冬温暖,次年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施用含有带病残体的没有腐熟的粪肥,以及酸性土壤,均有利于发病。

三、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如果春季雨水多,纹枯病有大发生的趋势,在小麦苗期或返青拔节期,纹枯病初发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4g,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40g,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g,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40g,兑水 30kg~40kg喷雾。如病情较重,隔10d~15d再喷药1次。喷药时,在拔节期最好是早晨露水喷洒,药液易随露珠淋到中下部叶片上,以利提高防效。合理施肥,尤其是在小麦拔节期前后,忌过量偏施氮肥,否则会造成植株生长过旺,田间透光性差,抗病力减弱,且易引起倒状。

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 2909658。(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速生杨栽培技术要点

□ 吴晓豹 

杨树是我市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适合我市栽植的中林46、欧美杨107108等多个速生杨树新品种,生长在3.5厘米~4.5厘米之间,栽后基本能实现“三年成材、五年成梁、十年一方”。所以,栽植速生杨树是我市农村调整经济结构、农民发家致富最可靠的选择。

一、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1.林地选择:速生杨适宜土壤疏松、肥沃的壤土、沙壤土,不能栽植在长期积水地,不能栽植在长期干旱无水的地点,否则生长不良。

2.整地标准:在沙壤土栽植速生杨可以采取挖大穴整地,潮土和沙壤土(河滩地)整地,穴的规格为长、宽、深各60厘米见方;水稻土整地80厘米见方;黄褐土整地1米见方。

3.苗木规格:当年扦插苗,要求苗高3米以上,地径2.5厘米以上;平茬苗要求苗高4米以上,地径3厘米以上。苗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完好、随起随运随栽。

4.栽植时间:一般春季栽植,时间为二月初至三月中旬。不可“顶凌”栽植或清明节后栽植,否则植树造林成活率不高。

5.栽植密度:以用材为目的的密度:成片林以3米×3米、3.5米×3.5米等为好;路渠植树单行以株距3米为好,两行以上以株距5米为宜;林草、林粮间作的密度以2米×8米等大株行距,南北行向为好。以造纸材为目的的密度:2米×3米、1.5米×4米或1米×6米。

6.栽植要点:(1)植树穴内施足底肥。农家肥每穴5公斤,或沤制的饼肥每穴2公斤,或复合肥每穴0.6公斤~1.0公斤。

2)“三埋两踩一提苗”。在穴内施肥后,复土10厘米将苗木扶正放入,开始回填穴土至半穴,用脚或大锄砸实,再填土至半穴,再砸实,然后再填土至穴满;浇足水,待水渗下后,再封成土堆,在第一次砸实之前将苗木轻轻提一下,使其根系舒展。

3)深栽。栽植深度以苗木地径处往上30厘米~40厘米为准。

二、经济效益分析

立地条件好的地方,8年生速生杨单株材积可达0.8立方米~1.2立方米,市场售价为每立方米500~600元算,最低单株售价为400元以上,年收入为每株50元以上。扣除苗木费和管理费,每年生长价值在4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市林业局)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