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
摘要: 本报讯(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王 燕)在西平县,目前食用菌加工已成产业的有4个乡镇,从事该产业农民有2万余人,年加工生产食用菌1亿袋,产值2亿多元,每个农民平均增收达700元左右。食用菌加工生产在西平产业化
本报讯(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王 燕)在西平县,目前食用菌加工已成产业的有4个乡镇,从事该产业农民有2万余人,年加工生产食用菌1亿袋,产值2亿多元,每个农民平均增收达700元左右。
食用菌加工生产在西平产业化调整道路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这不过是该县农民依据特色拓宽增收路的一个缩影。在该县,类似食用菌业这样的特色产业目前已拓展到无公害蔬菜种植、烟叶生产、巨型长毛兔养殖等五大领域近20个品种,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已成为西平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西平县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通过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提高了特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对能力,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形成了绿色生猪、“953”巨型长毛兔、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和花木林果等五大农产品基地独具西平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该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食用菌发展到1亿袋,出栏绿色生猪180万头,“953”巨型长毛兔280万只,建成养殖专业村100多个,高标准养殖小区32个。打出了“西绿”牌生猪、“953”巨型长毛兔等特色品牌。盆尧乡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种植近万亩,仅种菜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500元。柏亭街道办事处的启明肉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漯河双汇提供清真肉食品3000多吨,占双汇总清真食品的1/3。二郎乡张尧村、人和乡王孟寺村、环城乡道庄村等30多个专业村90%以上的农户都有养猪、养鸡、双孢蘑菇等项目,年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
依靠科技带动发展,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加快特色农业发展进程,科技是重要的支撑。该县重点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村建设等,大力引进、转化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由农业科技部门牵头,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名、优、特、新品种,全县蔬菜、生猪、家禽、林果等主要特色产业的优良品种覆盖率在90%以上,名、优、特、新品种覆盖率在50%以上,同时建立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县城东部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以及107国道、高兰公路、西出北路沿线建设大型农业示范园,以发展延秋辣椒、精细蔬菜和食用菌为主,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带动全县农民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成果,实现增值、增效、增收。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实用型农用科技人才,建立健全县、全乡科技管理、服务、示范、推广、培训五大体系,用科技为农民增收增添动力。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