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走出了“鸭大王”
摘要: [导读]今年28岁的秦锋伟是平舆县十字路乡秦盛村村民,在南方打工时他发现养鸭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后来,他回到家乡,以1000元钱开始了创业路。如今,他的养鸭场已发展到年出栏成品鸭5万多只的规模。眼下,他正准
通讯员 刘先莉 訾现红
一个年轻人此时正指挥着一群人从鸭舍里往路旁的汽车里装运鸭子,他就是被当地人誉为“鸭大王”的秦锋伟。秦锋伟今年28岁,二麻村村民,那天是他的第3批樱桃谷鸭出栏的日子。
“养一只樱桃谷鸭可净赚3~5元,今天走这一批共计7000只,利润有3万余元,拉到公司后现款结账。”秦锋伟擦着满脸的汗水,笑着跟笔者算着账,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趁着秦锋伟休息时,笔者与他攀谈起来,讲起自己的养鸭经历,秦锋伟滔滔不绝。
生活中的秦锋伟是一个有心人。早在十几岁时,他就跟随同村的邻居去广州打工。打工期间,秦锋伟发现南方人有一个与家乡人不同的饮食习惯,那就是他们比较喜欢吃鸭肉,各种鸭制品在当地很是畅销。于是秦锋伟就趁着工作之余到附近的养鸭户做调研,观察别人的养殖方法,初步了解养鸭行业的效益。通过对几家养殖户的了解,秦锋伟心里有了底:养鸭周期短,效益高,是个值得尝试的行业。
2008年初,秦锋伟开始着手大范围的养殖调研。他首先通过网络查到目前国内比较大的养鸭基地,然后挑选其中比较典型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他先后来到山东莘县、浙江宁波等地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学习养殖技术及生产流程。2009年2月,他又来到信阳潢川华英集团考察,准备与之洽谈合作业务,但由于地理位置较远,不适合产品运输,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他了解到位于新蔡县的天龙禽业是一家大型的鸭养殖场,便去那里考察了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对天龙的规模、经营模式、信誉度等方面的深入了解,秦锋伟决定跟天龙合作。
天龙禽业提供的商品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樱桃谷。它最初源于中国鸭种,后经英国人优化繁育后又返回中国市场,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鸭,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净肉率高和饲料转化率高以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樱桃谷鸭体型较大,每只成年鸭体重在4公斤~5公斤。由樱桃谷鸭加工的鸭制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而且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市场,市场空间很大,就连享誉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全聚德”采用的都是樱桃谷鸭。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樱桃谷鸭的年需求量已经超过了1亿只,市场潜力巨大。
一旦确立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地去尝试,秦锋伟说干就干。2009年3月,秦锋伟怀揣1000多元钱,在亲朋邻居的不解和疑问中开始了他对梦想的追逐。筹资难是他事业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但既然认定了路,再难也要走下去。秦锋伟先从邻居那里廉价租来了一个废弃的养猪场,试养了1000多只樱桃谷鸭。这一批鸭几乎倾注了秦锋伟全部的精力,他不断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经过40余天的精心饲养,秦锋伟的第一批鸭终于顺利出栏了。净算下来,共赚了7000余元。初尝创业喜果的秦锋伟信心倍增,他马上着手创建自己的专业养殖场。2009年7月,秦锋伟千方百计从亲友那里筹来20余万元现金,从山东莘县买来专门用于鸭舍建设用的材料,并请来当地的专业建场师傅,开始了养殖基地的建设。
秦锋伟说,他采用的是室内网上平养技术,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个鸭舍的建造上,需要请专门的师傅来建造鸭舍。走进鸭舍,笔者看到,鸭子都在离地面
2009年11月,秦锋伟从天龙引进了第一批鸭苗,共5000只。养殖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说,仅就资金短缺问题,对于初次创业的秦锋伟来说,就是横在眼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鸭饲料是养殖过程中花销比较大的一个项目,5000只鸭一天仅饲料就得2吨,计5000余元。建场初期筹集来的资金很快就用完了,但眼前这5000只快要成熟的鸭子,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刻也不能断了口粮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第一批樱桃谷鸭的养殖后期,没有一分钱的秦锋伟愁得夜不能寐,鸭舍旁的田地里不知洒下了他多少无奈的泪水。
看到秦锋伟的难处,一位本家的叔叔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想方设法为他筹集了10万元钱。正是这10万元钱,解了秦锋伟的燃眉之急,帮助他顺利渡过了难关,使他重新扬起了奋进的风帆。45天过去了,秦锋伟的第一批鸭终于出栏了,除去成本,赚了近2万元钱。
经过半年的滚动发展,秦锋伟的养殖场目前已发展到占地近5000平方米、年出栏成品鸭5万余只的规模。
俗话说得好,饮水而思源。经历了艰辛创业的秦锋伟深深感受到一个人成功的不易,尤其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本家叔叔无私的资助及身边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使秦锋伟倍感温暖的同时,也促使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同时,也可带动周围的群众一起走上一条比较捷径的致富路。
秦锋伟的表弟马英帅这样评价秦锋伟:为人太实诚!秦锋伟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走了多少弯路,现在终于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对这些用血汗换来的经验,秦锋伟不但不保密,还积极引导、帮助周围有养殖兴趣的邻居走上养殖的道路。这样一来,秦锋伟就更忙了,无论哪家养殖场有了技术疑问,他都是随请随到,手把手地传授经验技术。为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秦锋伟常常自费不定期地去新蔡天龙禽业公司学习,听取专业教授的实用养殖技术讲座。每次学习归来,秦锋伟都把周边的养殖户召集到自己家中,管吃管喝后再传授学到的新技术。
正是这样一个实诚的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大家在心目中都把秦锋伟当做自己养殖事业的主心骨。秦锋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决心带领大家共同走好这条致富路。经过深思熟虑后,秦锋伟准备成立养殖合作社,把周围的5家散养户都吸收进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秦锋伟已反复核算过了,几家联合以后,实现购销统一,仅这两个环节就可节省不小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大家抱成团后,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长期受益。
创业的路永无止境。秦锋伟下一步的规划是秋季在养殖场附近建一个10余亩地的蔬菜大棚,实现“养殖+种植”一条龙的发展模式。他一方面瞄准了本地冬、春季对反季节蔬菜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养鸭过程中鸭粪的处理问题。目前,他已与乡政府签订了5年的使用合同。此外,建一个跟目前养殖规模配套的育雏室,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秦锋伟谈到,建了育雏室后,一年可在正常出栏6~7批成品鸭的基础上多出栏2~3批,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谈到理想和未来,秦锋伟踌躇满志。他说,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有这么多热心人的关爱和扶持,一定要把养鸭场办好,回报乡邻、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