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大麦越冬期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2014-05-08 12:46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树杰大麦既是我市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又是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及时加强越冬期的田间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控促结合,以促为主,促使弱苗转壮,保壮苗稳长,实现各类麦苗均衡生长,为明年的丰收

 

王树杰

大麦既是我市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又是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及时加强越冬期的田间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控促结合,以促为主,促使弱苗转壮,保壮苗稳长,实现各类麦苗均衡生长,为明年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苗情苗势

我市今年秋播大麦主要呈现四个大特点:1.前期土壤墒情好,抢墒播种面积较大。2.播种量偏大,个别田块播种量达10公斤3.整地质量差,旋耕面积较大,占50%以上,有的土地湿度大就急着整地,坷垃和土壤间隙度较大。4.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现象较为严重。

二、田间管理措施

1.及时浇越冬水。当前墒情较差,特别是整地质量差的田块,旱情表现较重,没有出苗和苗情较差的田块要及时进行浇灌。适时冬灌可以稳定地温、补充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杀灭越冬害虫,具有明显的防寒保苗作用,提高地温2~3,减少昼夜温差40%,有利于安全越冬。

冬灌要掌握“三看一适”(看墒情、看温度、看苗情,适量浇水)的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或效果不明显。在耕层土壤含水量沙土低于15%~16%、壤土低于17%~18%、黏土低于19%~20%时,均要进行冬灌。当田间持水量在60%~70%时,一般每亩麦田灌水60立方米~70立方米为宜,做到灌水接墒,地面无余水。

2.中耕保墒,控旺促弱。越冬前中耕可以消灭杂草,提高地温,有效增加分蘖,促根蘖健壮发育,增强大麦苗抗旱抗冻能力。要因苗因地制宜,对群体适中、壮苗田块进行适当深中耕,损伤部分根系,抑制无效分蘖。对弱苗田应浅中耕,以免伤根。对墒情差、整地质量差的田块不宜中耕,以防跑墒。对群体过大过旺的大麦田,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或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措施,控旺转壮,预防冬季强降温后大麦苗冻害发生,保苗安全越冬。

3.分类追肥,促弱转壮。对底肥施用不足、群体偏小、苗黄、苗弱、有缺肥症状的大麦田或受冻较重、叶片严重枯黄的大麦田,在冬前分蘖期趁雨雪或浇水亩追施尿素4公斤~6公斤,底肥没施磷肥的要氮磷配施。对底肥充足、群体适宜、生长正常和土壤墒情适宜的大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

4.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大麦生长至3叶一心期时,要及时进行查苗、移栽、补苗,对缺苗15厘米以上的地方要及时补种或移栽,要做到无缺苗断垄、无重苗,达到苗匀、苗齐、苗壮。

5.化学除草。部分杂草较多的田块,要抓紧时间抢晴进行化学除草,每亩用12麦喜或1.5杜邦巨星防治双子叶杂草。燕麦的防治主要以人工拔除为主, 严禁使用骠马。要严防畜禽啃青。近年来,由于畜牧业发展,啃青、踏青现象有所上升,畜禽啃食麦苗后不仅损伤地上部茎叶,还容易使根系松动,加重受旱、受冻程度,也严重影响大麦分蘖成穗和产量。

专家咨询热线:0396-2909616  2993558   (作者系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