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特色农业大户三秋生产忙
摘要: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 刘贺刚)眼下,在西平县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处一派喜人的收获场景。此时,代表着西平县农村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特色农业大户也在忙碌着,他们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引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 刘贺刚)眼下,在西平县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处一派喜人的收获场景。此时,代表着西平县农村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特色农业大户也在忙碌着,他们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引领农业新视角,聚焦农业新看点,奇事多多,新事串串。
养牛大户:收购秸秆忙
“我牛场4个秸秆氨化池能消化1500亩地的包谷秆。”西平县师灵镇县人大代表、森亚牧业公司老板鲁书亚指着排成长队的车辆,兴致勃勃地说,“我雇了8个人,专门收购、粉碎包谷秆,周围庄上的群众很积极,挤着往场里运送秸秆。”
据鲁书亚介绍,森亚牧业公司去年新上肉牛养殖项目,充分利用所在夏王、苍王庙等村丰富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肉牛过腹还田,既为政府秸秆禁烧排忧,又为群众生产生活解难,一举两得,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目前,森亚肉牛场存栏优质肉牛380头,年出栏500头,纯收入100万元左右。鲁书亚表示,肉牛养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潜力较大,争取用3~5年的时间把肉牛场发展成为年出栏万头肉牛养殖基地。
农机大户:秸秆还田忙
随着一阵机器轰鸣,玉米秸秆化作一地碎末。西平县农机大户郭群富高兴地说:“我去年花了7万元购买了83匹的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由于是新机器,干活地道,今年已粉碎800多亩秸秆,今准备再粉百十亩,忙不过来。”
三秋以来,西平县把玉米秸秆还田当做秋季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来抓,以秸秆还田促进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实现“三不”(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烧一棵树)目标。积极落实兑现购买农机具补贴,鼓励农民购买玉米收割机和秸秆还田机。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算账对比的方法,教育农民秸秆还田具有保墒、增肥、改善土壤结构等好处,引导农民进行秸秆还田。
种烟大户:扩大规模忙
“今年种100多亩烟叶,收成比往年好,估计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西平县师灵镇师灵村党支部副书记、种烟大户王春茂说,“由于今年天气原因,春烟大部分都生病了,而我种的麦烟套,烟叶长势较好,除去雇工、租地、烧煤等开支,每亩收入不低于1500元。眼下正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候,我准备再种100亩烟叶。”
西平县把烟叶生产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坚持“市场引导,利益驱动,因村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种植,稳中求进”的原则,重点发展集中连片种烟大村和种烟大户。在落实烟草部门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西平县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将各村的机动地、经济田、镇村的林场、实验田等统一整合,或采取返租农民土地再发包给种烟大户的形式,扶持发展种烟大户。据了解,师灵镇连续五年烟叶面积稳定在2000亩以上,现有烟叶生产大户28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2户,烟农亩均收入2600元,较种粮亩均增收1000元,实现农民、财政“双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