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平菇冬季管理要点

2014-05-08 12:47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魏银初 王 震 入冬后,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平菇出菇量和生长速度与气温适宜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特别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温加上低湿,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出现僵菇、原基形成后再难继续分化和畸形菇等现象。

 

 

魏银初  

入冬后,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平菇出菇量和生长速度与气温适宜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特别是遇到冬旱年份,低温加上低湿,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出现僵菇、原基形成后再难继续分化和畸形菇等现象。现把驻马店地区平菇冬季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一、科学用水

冬季气温低,棚内地面及培养料表面的蒸发量少,菌丝体在低温条件下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应减少,加之菇棚在管理上以保温为主,经常闭棚,棚内水汽大多难以散发至棚外。此时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60%以内为宜,重点应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为主,使菇棚或菇房的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每天当气温较高时才可向空间、地面、墙壁等处喷水,以提高菇棚或菇房内的湿度。

二、合理增温

平菇出菇期对温度适应性较广,在5℃~28均能出菇,但最适温度为12℃~18,所以只有创造合适的出菇温度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具体做法:①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棚内煤火升温,但必须通过火墙或烟道将有害气体排出棚外。②对于缺乏燃料的地区,为节省费用,降低成本,以保温或用太阳能升温为主,棚膜上加盖草苫,晴天打开,晚上盖严,靠太阳能提高棚温。为避免光线过强,可在棚膜下加遮阳网降低棚内的光照强度。

三、补充养分

采收了第一茬菇后,培养料的养分、水分会明显下降,再生长的菇体多出现盖薄、柄细、单生、丛小、色浅、菇体龟裂等现象,这与料内养分和水分严重不足以及菌丝体分解养分能力下降有着直接关系。在冬季气温低时,可结合补充水分向培养料内增补3%的黄豆浆液、10%的淘米水、0.5%的尿素液,以调节培养料的碳氮比,增强菌丝的活性,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四、适量通风

平菇属好氧菌,在出菇期如果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会产生畸形菇,并且抑制菇蕾的分化。所以要定时通风换气。但由于冬季外界气温较低,通风会使棚温迅速降低,因此掌握通风时机与通风量相当重要。具体做法:菇蕾多多通风,菇蕾少少通风。当分化的菇蕾多时,随着子实体的发育,呼吸代谢逐渐加强。二氧化碳浓度积累过高,极易产生畸形菇。因此要加大通风量,即每天通风3次,早晚通风半小时,中午通风1.5小时~2小时。当发生菇蕾少时,可适当减少通风量,早晚通风半小时,中午通风1小时,既能保证棚内空气新鲜,又能避免因通风造成的棚温过低。

五、防控病虫害

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要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具体做法:①采摘后的死菇、菇根及感染杂菌的菌袋要及时清理出棚,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在第2潮菇的养菌期喷洒杀菌剂1次,以预防杂菌的滋生。②采菇间歇期,用0.2%辛硫磷对棚内死角进行喷洒,杀死虫卵,以防止春天气温回升后虫害的发生。

专家咨询热线:2909616  2909296

 (作者系驻马店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