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大王”的财富裂变
摘要: 正阳县真阳镇乐堂村农民叶启营,人称“红薯大王”。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培育出“梅营”系列红薯新品种,注册了“梅营”牌商标,申请了技术专利,目前在全国推广“梅营”红薯600万亩,间接创造财富240亿元以上…
记者 胡殿文 杨军民
在2010年的日历上,叶启营又有了一些骄人的纪录:
从“农洽会”到“农高会”——叶启营继续领跑红薯育种
叶启营已经连续12年参加在驻马店举行的全国“农洽会”,通过在家门口召开的盛会做平台,推广他的“梅营”红薯。今年的“农洽会”是在6月底召开的,因为红薯生产的时令因素,未能参会,他感到十分遗憾。
从龙头到龙尾的裂变效应——“红薯大王”靠育种撑起一个大产业
农以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农业生产的龙头是种子,种子生产的龙头是育种。 提起“红薯大王”叶启营,那可是全国红薯育种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培育的“梅营”系列超级红薯刚一亮相,就被世人关注,如今已经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1993年,叶启营把红薯育种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但引进的品种并不理想。1994年,他大胆试验杂交育种,经过系统筛选而成一种最新品系,其性状表现较好,被命名为“梅营一号”。此后,他又相继培育出了“梅营二号至八号”红薯新品种。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呢?这是他想得最多的事。如何把“梅营”红薯在全国推广开来?他常常为此辗转反侧。1998年,叶启营参加了在驻马店召开的东西合作会。会议期间,他散发“梅营一号”宣传册4000多册,提高了“梅营一号”在国内的知名度,与客商签订5万多株的种苗合同。
1998年秋天,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大型最新专利与实用技术成果项目交易洽谈会展览室的展台上,一株重达62.5公斤名叫“梅营一号”的红薯,引起人们关注。“梅营一号”高产、高淀粉、高糖分,被评为全国“红薯之王”,叶启营因此获得了新技术成果金奖。在2000年召开的河南省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梅营一号”再获金奖。靠参会展览,叶启营和他培育的“梅营”红薯一天天红了起来。
1996年,叶启营创办了正阳县梅营新优红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带领广大会员及薯农走科学种植致富的路子。到2008年底,合作社拥有科研基地485亩,资产160万元,发展社员360人,户均种植红薯9亩,人均增收4800元。2010年,叶启营的合作社把红薯育种基地发展到520亩,春季供应薯苗1800万株,按每株6分钱计算,毛收入100多万元。秋季卖鲜薯500万公斤,每公斤0.9元计算,毛收入450万元。现在合作社存储种薯100万公斤,预计明年薯种可以卖到每公斤3.2元,这样可以实现毛收入320万元。我们坐在红薯窖前和“红薯大王”一起算起了红薯账,结果很乐观。优质薯种是创新性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正一天天释放着“裂变效应”。 农业专家说:“有好品种,才有高产量、好品质。”“梅营一号”红薯经大田示范种植,一般亩产4000公斤~7500公斤,示范田最高突破9000公斤。种一亩“梅营”红薯,纯收入在4000元到7500元,全国600万亩“梅营”红薯辐射带动薯农增收在240亿元以上。叶启营和他的繁育基地,实行“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机制,让协会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延伸红薯产业链。通过供应薯苗,回收薯种,推广了优良品种,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发家致富。“现在红薯苗供不应求,俺要再扩大红薯良种繁育规模,租用大片的土地用来育苗。”叶启营说。
不仅如此,叶启营红薯种植基地引来了云南、广西等地的红薯种植户前来参观和预购种薯,通过这些客商搭桥,“梅营”红薯已经种到了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从“梅营一号”到“红薯世博园”——创业者靠行动成就梦想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1982年,由于家境贫寒,叶启营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回家务农。为改变贫穷面貌,他经过商,干过运输,但都以失败告终,最惨的一次是1992年。
这一年,叶启营和妻子武喜梅在推广“豫薯5号”红薯时,与160户农民签订了薯种推广协议书,由于天旱时间长,红薯严重减产。夫妻俩含泪包赔了农户12万多元的损失。第二年,武喜梅从娘家借来1万元现金,交给叶启营做本,鼓励他“东山再起”。这一年,叶启营引进的红薯,因受气候因素影响,全烂在了地里,一下子又赔2万多元。就在叶启营灰心丧气之时,武喜梅安慰他说:“咱还年轻,要有骨气,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妻子的鼓励增强了叶启营的信心,他潜心攻读育种专业知识,借来了测土仪器,对照各个红薯品种特性,对当地的种植条件进行考查分析,建立了家庭科技档案,为引进红薯新品种试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994年,夫妻俩以“农珍868”变异开花品种作为母本,把当地“万斤白”红薯作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育成了红薯新品种——“梅营一号”(取武喜梅、叶启营名字的最后一字命名)。 1995年,叶启营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共建全县第一家以红薯专业户为主的绿色作物研究所,建立了30亩“红薯新品种示范园”。
2000年冬,叶启营出资5万元举办了全国红薯大奖赛,以此推广红薯新品种。2009年,他又投资25万元扩大红薯良种繁育规模,带出红薯专业技术人员9人,品种由过去6种发展到现在30种,涉及泰国、美国、越南等7个国家的珍稀红薯,这些洋红薯的味道、形状、颜色都别具一格:“新发”微甜、“短蔓”重甜、“双季黄”超甜,“豫薯
编后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这是国际、国内育种界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读懂这句话的人,最能懂得种子的力量,也最能读懂科技进步给农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叶启营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近20年的红薯育种推广实验中,他不畏艰辛,反复试验,终于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梅营”红薯系列新品种,并通过创办繁育推广基地的办法,在全国推广了600万亩,并辐射东南亚国家。叶启营是我市农业领域的带头人,是土秀才、田专家,他告诉人们,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他的执著,他的勤奋,值得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