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农田水利建设纪实
摘要: 为了大地的丰收——正阳县农田水利建设纪实记者 闫聪颖2009年以来,正阳县以“红旗渠”精神杯赛为动力,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投资方式,把建好水利工程、防
为了大地的丰收
——正阳县农田水利建设纪实
记者 闫聪颖
2009年以来,正阳县以“红旗渠”精神杯赛为动力,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投资方式,把建好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摆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以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农开、防洪除涝等为重点,大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4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花生总产继续排在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首位,并成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农民用水协会先进县。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业要发展,水利必先行;该县始终坚持“治水兴农,以水兴县”战略,把兴修水利,消除水患作为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摆在重要位置,及早制订农田水利规划和实施方案,从群众最迫切、发展最急需的地方入手,认真抓好落实,对工程建设全面实行领导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县四个班子领导分乡包片,乡镇、村、组三级干部层层包任务、包工程、包质量,一级抓一级,保证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2010年,该县多项水利重点工程质量和进度名列全市前列,连续6年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退税政策,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确保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健康运行。特别是除涝保秋工程、新增农资工程,在财力、人力上优先安排,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受到省、市领导好评。2009年,该县水利建设两次登上省委、省政府的领奖台,再度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多方筹资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保证。为足额筹集农建资金,该县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强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项目区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推进民营水利健康发展,吸纳社会民营资金积极投入水利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一定赢利能力的水利工程,大胆实行拍卖改制,进一步盘活水利资产,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对于群众自办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模式筹集资金。一是利用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炒热群众思想,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办,采取“一事一议”筹资投劳。以村为单位,由群众推荐威望和素质较高、大家信任的群众代表组成筹资投劳议事会,负责筹资投劳款的收取和管理,并定期向群众公示,不仅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也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筹资投劳难的问题。三是与小集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结合土地整理、坑塘清淤、空心村和防洪沟治理,把水利建设贯穿于小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之中。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形成万亩以上规模的沟、渠、路、桥、井五配套的粮食高产稳产方。重点工程开挖的土方,大力推行土方变现。四是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对已成立灌溉站农民用水协会的32个行政村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民用水协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用水协会不断发展壮大。
加大投入,用好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该县采取“国家补助、要求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轮驱动的路子,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入体系。全县新打机井730眼(不含2009年抗旱应急工程机井),治理排涝沟981条,长870千米,建大、小桥涵1320座,建溢流坝5座,建饮水安全工程13处,坑塘清淤改造106口。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5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3万亩,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06万人,完成土方426万立方米,投入工日580万个,共完成投资1.1亿元。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每年财政预算都把水利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安排,保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在确保上级要求的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的同时,加大自办工程投资力度。2009年,仅工业园区排水工程县财政就投资176万元,保证了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大各部门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土地整合等涉农资金,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打捆使用。2009年度,该县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600多万元,其中整合800多万元项目资金建设的2万亩标准旱保田示范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提升了水利形象,工程规模和综合效益实现了新突破。三是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重点给群众算好投资与效益两本账,使他们明白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2010年以来,全县群众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00万元以上,出工200万个以上。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投资。2009年以来,共争取防洪除涝夺丰收、农村饮水安全、农资补贴、土地整改、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等水利建设资金8900万元,投资效果十分明显。防洪除涝夺丰收工程重点疏通了“卡脖子”沟段,雷寨乡、吕河乡、慎水乡等8万亩农田排涝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夺取秋粮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水利厅的高度评价。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工程施工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特色意识和精品意识,落实工程质量寿命终身制、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竣工合格证制度。对每项水利工程都明确专人负责,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严把验收关,保证所有工程都干成精品工程。该县农开项目多年来坚持“书记抓质量,县长抓工程”,聘请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干好干不好,群众说了算,并在项目区设立质量特别奖,县财政拿出25万元对水利工程质量前3名乡镇、村进行奖励,极大地促进了工程质量标准的提高。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