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0年烟叶工作综述
摘要: 紧抓产业不放松 强化科技促发展——我市2010年烟叶工作综述记者 王安丽 苏建威去年以来,我市烟叶工作紧紧围绕“严控规模,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努力保持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rdquo
紧抓产业不放松 强化科技促发展
——我市2010年烟叶工作综述
记者 王安丽 苏建威
去年以来,我市烟叶工作紧紧围绕“严控规模,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努力保持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驻马店实际出发,细化完善措施,深化内部监管,突出“三化”建设,推进科技兴烟,投建基础设施,强化收购管理,优化市场建设,在气候变化不十分有利于烟叶生产的条件下,我市烟叶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全市收购烟叶13.45万担,完成去年初省局下达计划的101.2%,其中上等烟占44.94%,同比增长5.35个百分点;中部烟占43.2%,同比增长3.66个百分点;收购均价为15.07元/公斤,同比增长0.52元/公斤,比全省平均价高出0.37元/公斤。
烟叶种植计划实现了稳控目标。去年初,面对全国烟叶发展过热,国家局严控烟叶规模的新形势,全市烟草商业以“严控规模”为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合同种植这条调控主线,顺利实现了烟叶生产稳控目标。全市共签订产购合同3138份,合同面积4.23万亩,合同约定烟叶收购量13.45万担,户均种植面积13.5亩,比全省户均12.12亩高出1.38亩。一是坚持合同,严格把关。按照国家局《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抓好当前烟叶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省局《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种烟资格审查,没有合同的烟农,不供种子、不供烟苗,不给予物资扶持,环环相扣,严把合同关,有效解决了超种、超合同签订计划问题。二是快速及时,加大宣传。按照省局下达的烟叶种植、收购计划,市、县公司结合预留烟田面积,及时宣传烟叶生产形势和政策,引导烟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宣传国家局关于烟叶规模、价格、生产投入补贴政策“三个不变”的要求和超合同、超计划种植的烟叶一律不予补贴、不予收购的政策,引导烟农和地方政府转变烟叶发展观念,在控制种植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强化领导,齐抓共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6个种烟县开展了烟种发放、烟苗和物资供应、合同和面积落实检查。烟叶移栽后,在专卖部门的牵头组织下,对苗床剩余烟苗进行了监督销毁,并随时下发了检查通报,环环相扣的管理监督,有力保证了各项“稳、控”措施的落实。
生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烟叶生产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加大机械化作业力度,有力推动了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为认真解决山区烟田耕层浅、地力不足的问题,2009年12月底,,组织大型拖拉机对部分烟田进行了深耕,耕深30cm左右,积极推行改善土壤状况的栽培措施。去年1月份, 又利用施肥起垄机及时开展了烟田冬季起垄,认真落实了烟田冬季深耕起垄技术,为增加活土层、改善烟田土壤结构创造了条件。二是优化生产布局,推进烟叶种植向适宜区转移。对麦烟套种烟区的种植计划进行了适度调减,增加了确山、泌阳为主的“金铜山”烟区的春烟种植计划;各产烟县进一步优化田块、优化烟农,淘汰广种薄收田和零星分散种植户,烟叶种植进一步向高水平区域转移。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总结前几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烟草部门以“服务烟农、回报社会”为宗旨,坚持“规范运作、严格程序、加强监管、确保效益”的基本原则,突出“实用性、实效性”,主动调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向,突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投入,以烟炕、烟机、烟路等烟区迫切需要而又实用的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0年烟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64个,投入资金1318.07万元。其中,新修机耕路6条,新建密集烤房50 座,新建塘坝4座,新建主干渠1条,配套排洪渠2条,新建育苗工厂1座,进一步改善了烟区人民的生产作业条件。
烟叶收购工作保持了顺利进行。2010年,全市圆满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烟叶收购计划,上等烟和中部烟比例接近并控制在省局要求的“两条红线”以内;整个烟叶收购工作按照时间进度平稳运行,秩序稳定,实现了规范收购。一是充分准备,为按照流程收购提供前提。及时采购了烟叶包装物料;购置了烟叶收购设备,对收购设备进行了安装、维修、调试;按照收购功能要求,完善了烟站收购、服务设施;提前开展了烟叶样品审定和校对眼光会议,对分级员进行了岗前培训。二是完善制度,严格执行烟叶收购流程。重新修订出台了《烟叶收购管理办法》,制订了《烟叶收购方案》,出台了《烟叶收购环节考核办法》,对烟叶收购工作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三是开展检查,督促烟叶收购政策落实。根据考核办法和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所有烟站和烟叶仓库组织了收购工作检查,对重点站、大站实行反复检查、重点监督,保持了烟叶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烟叶市场规划实现了新的突破。根据我市烟叶资源总量和资源结构实际,逐家分析相关客户的需求特点和合作优势,以满足基地单元供应量为基本依据,与原有需求客户反复沟通协调,优化目标市场,使我市烟叶销售市场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全市市场客户由上年的9家减少到6家,平均客户需求量由1.83万担增加到2.75万担,各客户之间需求结构达到了互补水平,与我市的资源结构保持基本平衡。同时,与湖北、福建两家中烟公司签订了烟叶基地建设协议,使我市基地单元数由去年的1家增加到3家,基地需求烟叶量在15万担以上,同时将上海集团的基地单元申报升级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单元,为我市烟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市场基础,保证了今年烟叶调拨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行业深化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起步之年。我市的烟叶工作面临稳定规模、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多重任务,制约烟叶生产的因素较多,发展烟叶生产任务繁重。我们会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行业开展的‘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卷烟上水平新局面’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务实重干,加强管理,狠抓落实,严守纪律,全面落实烟叶工作各项任务,努力实现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目标,为实现驻马店烟草商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市烟草局相关负责同志如是说。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