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祥一:搞好水利普查 推进水利发展
摘要: 搞好水利普查 推进水利发展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水利局局长 项祥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2011年3月22日是第19届“世界水日&rd
搞好水利普查 推进水利发展
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水利局局长 项祥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2011年3月22日是第19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24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我国确定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今年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相继聚焦水利,驻马店水利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结合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总体要求,搞好水利普查,支持水利发展是我们市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我市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关键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搞好水利普查、支持水利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极为紧迫。
(一)搞好水利普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作为自然的约束条件,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水资源的客观规律,保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反之,洪涝干旱、水体污染、生态退化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市位于河南南部、淮河干流北部,从地理上讲,处于伏牛山、桐柏山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从气候上讲,处于北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决定了我市历史上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群众饱受水患之苦。据有关资料记载,公元前184年至1949年的2133年间,发生较大水灾223次;建国后,出现较大涝灾17年,平均每3.6年一次;特大涝灾年份有1965年、1975年、1982年、1998年、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平均每7.3年一次。尤其是载入世界水利灾难史的“75·8”大水灾,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水患问题一直是全市人民的心腹之患,治水是摆在历届党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我们只有通过水利普查,准确把握我市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更好地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搞好水利普查,是提升水利科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历经开国治水和改革兴水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60座、滞洪区3处、塘堰坝6455座,兴修河道堤防1023公里,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8平方公里,打配机井15万多眼,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抗旱体系。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保安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淮河流域多次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严重灾害,明显地暴露了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标准低、配套差、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水库病险及遗留问题多。全市160座小型水库,其中有140座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二是骨干河道防洪标准低。小洪河和大洪河防洪标准只有10年一遇,汝河干流已40年未进行系统治理,洪汝河支流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37条,其中未曾治理的河流不足10年一遇的有10条,防洪标准难以保证支流的防洪安全。三是工程管理历史欠账多。建国后,国家和地方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了庞大的水利工程设施,但由于重建轻管、无正常的管理维护经费、管理队伍不稳定、工程不能正常维护、我市大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以至损坏,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洪兴利效益。四是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洪涝干旱交错发生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水体污染严重,不仅不能灌溉,还因长期渗透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及人畜饮水安全。因此,只有通过水利普查,建立健全全市水利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系统地掌握全市水系、水情、水利工程布局和水承载保障能力,才能为更好地防范洪涝干旱灾害、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三)搞好水利普查,是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的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正处于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和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形势更加复杂,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对水利的需求更加多样,水利发展和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驻马店市2010~2020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58亿斤,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7亿斤。这一目标对我市的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要求水利建设必须逐步建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搞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准确把握全市河流、水库水文特征,全面掌握各流域、区域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系统分析城乡供水和水生态保护能力,对全市水利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对照粮食核心区建设对水利建设的具体要求,全面分析存在的差距,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发展规划,更加有力有序地推进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谋划水利长远发展规划。
(四)搞好水利普查,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我市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我市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量仅为726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12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开展水利普查,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程度,入河排污情况,供用水规模、用水结构和区域分布,分析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评价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状况的影响,是合理确定流域与区域取水总量、制订入河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依据,是科学制订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政策、合理配置水资源、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准确把握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对象和任务
(一)普查对象
通过对我市辖区内的所有河流湖泊、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的普查,全面了解掌握水利现状,为水利事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
(二)主要任务
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此次水利普查主要包括六项任务:一是全面查清我市河流的基本情况。二是全面查清我市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与分布、规模与能力及效益等基本情况。三是查清我市经济社会用水状况。通过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建筑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的调查,全面查清我市经济社会用水状况。四是全面查清我市河流开发治理保护情况。通过对我市河流取水口、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河流治理情况等的普查,查清我市河流开发治理保护的基本情况。五是查清我市水土保持情况。通过对全市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等的调查,掌握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等。六是查清我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通过对各类水利单位和机构的调查,全面查清水利单位的数量及分布、从业人员数量及结构、资产规模及运营状况等。
三、全面落实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工作措施
(一)精心安排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水利普查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调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可借鉴的经验少,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全面部署,精心组织,深入一线,现场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水利普查机构要切实组织好辖区内的普查登记、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审核验收、资料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营造舆论氛围,确保宣传发动到位。
水利普查是一项极为复杂而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共同配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围绕各个普查阶段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水利普查的意义、要求和相关法规,提高公众对水利普查的参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水利普查、支持水利普查、配合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
(三)规范工作流程,确保质量保障到位。
数据质量高低是衡量水利普查成功与否的关键。各级普查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这次普查的具体要求,依法依规、科学规范、真实准确地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确保水利普查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各类普查对象及其管理单位(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统计法》和《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配合普查人员开展普查工作,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坚决防止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等现象,坚决杜绝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行为,确保普查工作规范进行。各级普查人员要依法履职,依法普查,扎实工作,恪尽职守,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各级普查机构要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岗位责任制,层层审核把关,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确保普查结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客观真实地摸清我市的水利“家底”。
(四)严格管理制度,确保保密责任落实到位。
各级普查机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统计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涉密信息保密管理办法》、《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制定本级水利普查保密工作制度,细化涉密资料和设备的提取、使用和归还的手续、程序,明确责任,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确保万无一失。
(五)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协作配合到位。
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国力调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区、各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水利普查的实施保障和协调配合,确保人员到位、办公场所设施到位、培训到位、经费到位、配合到位。各级普查办和水利(务)部门要在普查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做好方案细化、人员培训、组织实施、数据采集和汇总审核等项工作。要选聘责任心强、文化基础好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成高素质的普查队伍,分级开展培训,全面提高水利普查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水利普查经费分年度列入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到位,确保普查工作正常运转,绝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影响普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的有关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内外统筹、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水利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沟通信息,建立水利普查成果共享机制,满足相关部门共享利用。
住驻部队、武警等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本系统普查任务,认认真真做好水利普查各阶段工作,高效优质完成水利普查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水利普查各项任务,为推进水利新跨越、实现驻马店平安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