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药品降价公众能否“有感觉”
摘要: □罗瑞明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7%。(据《西安日报》)在目前不少商品看
□罗瑞明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
在目前不少商品看涨的情况下,药品又一次下调价格,这确实非常难得,但是从以往近30次的药品降价看,效果并不明显,公众普遍“没感觉”。以往药品降价为何难落实,问题在于“以药养医”的机制,按照规定“医院销售药品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额度。15%看似是硬性规定,但是选择什么药却有很大的伸缩性,选择低价药加价的额度就小,而选择高价药利润就大,因此,采购同类型的药自然就会选高不选低。不仅如此,药品从出厂到销售还有层层关卡,每过一道卡也得按比例收费,药品价低利润少的淘汰率就高,而高价药品则能优先通行。
本来药品的价格高低掌握在药品生产者手中,可是由不得自己,下游要涨,你不涨也不行,只能是顺应。这边明的要求要降价,那么暗的要高价药,只能是迎合变通,两边不得罪,这就得施展一些技巧,在“药”上做文章:一些药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从外包装上进行美容,换个时髦的名,由此身价就不同,价格猛升;有的药更省事,什么也不变,只是从数量、剂量上减少,偷工减料变相涨;而对于一些本来利润就小的药,干脆快刀斩乱麻,来个痛快的“降价死”,由此,即使一次一次的药品降价也被化解,看病贵问题还是存在。
药品降价是好事,是解决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只是图数量,要降得实,就得下番工夫,先清理以前出台的降价药品,“对号入座”看看是否真降,有无“降价死”,对违反规定者进行追究查处,只有把原有的落实,才能抓好之后。从目前看,还应加快医疗改革步子,破除“以药养医”的机制,否则,仍然无法避免重蹈覆辙。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