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欢迎“田间课堂”
摘要: 盛德劭眼下正值春耕时节,许多农业科技人员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活跃在“三农”第一线。他们有的帮助农民开展麦田管理,有的走进大棚场圈,向农民传
盛德劭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许多农业科技人员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活跃在“三农”第一线。他们有的帮助农民开展麦田管理,有的走进大棚场圈,向农民传授养殖种植技术,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田间课堂”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田间课堂”是催化剂,是及时雨。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上课,向群众推广普及农业技术,理论结合实际,边干边教,有说有做,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使群众能够很快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农技人员走出机关步入“田间课堂”,在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科技兴农的路子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田间课堂”是连心桥,是大学校。“田间课堂”的开展为农技人员提供了密切联系农民,向实践学习的好途径、好课堂,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使农技人员的工作作风得以转变,工作更扎实,成效更突出,与农民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现场为农民解难释疑,减少了中间环节,能有效地将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同时,“田间课堂”也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
笔者认为,要办好“田间课堂”,农技人员一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真心实意服务“三农”,不做样子,不走形式,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二要能吃苦耐劳,不图名利,不怕麻烦,在生产劳动中手把手地教群众学技术、学知识、用科技。三要边做边讲,先干后说,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如此,“田间课堂”就成了没有围墙的农业科技大学校,就成了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