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勿借考察之名公款旅游

2014-05-11 12:38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姚 晶近年来,受不正之风影响,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学习、培训制度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上行下效的公务人员福利性制度。既然是福利,只要条件具备,任何理性的公务人员都会竞相争取。一些官员借考察、培训之名

近年来,受不正之风影响,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学习、培训制度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上行下效的公务人员福利性制度。既然是福利,只要条件具备,任何理性的公务人员都会竞相争取。一些官员借考察、培训之名在国内各旅游景点观光旅游。随后上行下效,大规模的政府考察团进军全国各地,边远贫困地区鲜有人去。在基层一些市、县,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实在看不出有何可考察之处,可相互之间考察接待不断,说穿了,这些考察都是欺人之谈,其实质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旅游。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上级安排还是公众心理,以考察为名公费旅游已被“制度化”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严禁用公款旅游。但是,仍有人顶风而上,把公款考察变成了公款旅游。不是因为缺少相关制度约束,而是现有制度本身缺乏有效约束力,监管制度斗不过潜规则。面对公款考察的大笔经费支出,省、市、县的监管部门都是心知肚明,可是他们的问责机制往往充满柔情,因为他们往往是某些考察队伍中的主要成员,早已被腐蚀失灵。虽然这一切与执政为民宗旨相去甚远,但是有谁在为人民当家理财?

“旅游式”考察从来不差钱,一些官员不顾民生、挥金如土令百姓心寒。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不仅是违纪问题,也是一种腐败。八项规定的出台,自上而下为政府官员树立了标杆,百姓为之欢呼、为之拭目以待。

然而,按照相关组织者的说法,“外出考察是按照上面规定的”,不难听出,这类公款考察,其实早已成为惯例与潜规则,甚至是必须定期举办的活动。如此背景下,指望“八项规定”立竿见影改变这一习惯、制约既有的考察“福利”,其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遏制“旅游式”考察,其实是公共财务预算与公款开支监督制度的及时到位,笔者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在此春暖花开之际,也是旅游旺季,对待那些公务考察的监管要挤干水分。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加快本地改革开放的步伐,外出实地考察取经、找差距、明方向,还是有必要的,关键是别再打着考察的招牌行旅游之实。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