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对银行违约等闲视之
摘要: 李鹏翔近日,多地爆出储户因“存款缩水”与银行发生纠纷的事件:安徽储户约定保值储蓄14万元变4000元、男子10元入股信用社27年得8.91元……一时间,银行不按约定履行承诺的行为成了社会
李鹏翔
近日,多地爆出储户因“存款缩水”与银行发生纠纷的事件:安徽储户约定保值储蓄14万元变4000元、男子10元入股信用社27年得8.91元……一时间,银行不按约定履行承诺的行为成了社会焦点。类似事情接连发生,不能不引人深思。
其一,表明市场主体的契约意识仍需加强。细细数来,不难发现发生纠纷的合同签订之时,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起步阶段,连银行本身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市场经济意识,很多经济行为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但这并不是银行拒不履约的理由。储户的存单和入股,得到了银行方面的认可,也就相当于是双方在平等的条件下签订了“契约”,理应得到共同遵守。
其二,表明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仍需加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善,违约、失信行为并不鲜见。特别是在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的行业,往往成为违约重灾区。这归根结底是因惩处力度过弱、违约成本过低。只有进一步加强违约惩处、加大违约成本,才能让所有市场主体都不愿违约、不能违约、不敢违约。
其三,表明建设法治环境的步伐仍需加快。公平的市场环境需要完善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在纠纷中,银行往往以“政策变更”等原因为由认定合同无效,令储户面临“有苦说不出”的尴尬。到底谁有理?法律法规在可能涉及更多人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失声。
有关部门对此也不能等闲视之,应积极介入,争取合法合情合理的结果,并以此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守约意识、违约惩处、法治完善的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