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多方努力严防数据提前泄露
摘要: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刘铮)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数据即将在6月14日发布。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新态势如何,海内外高度关注。然而,此前在诸多环节发生过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前泄露的情况,这不但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刘铮)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数据即将在6月14日发布。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新态势如何,海内外高度关注。然而,此前在诸多环节发生过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前泄露的情况,这不但影响了数据发布的严肃性,更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扰乱了市场秩序,应多方努力严防数据提前泄露。
国民经济主要数据在正式发布前,属于国家秘密,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生产出来后,也都有一段保密期,期间主要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宏观经济数据不仅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宏观经济数据所反映的中国经济的动向,足以影响甚至左右国内外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数据一旦提前泄露,容易成为少数人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手段。这既侵犯了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与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背道而驰。
要堵住宏观经济数据多次提前泄露的漏洞,需要从数据生产、使用到传播的一长串链条入手,严格遵守保密法、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提高认识,并加大惩戒的力度。
对宏观经济数据生产者而言,要进一步缩短数据从生产到发布间隔的时间,进一步缩小提前掌握数据人员的范围。对保密期内数据的使用者而言,无论是调控部门还是研究机构,都应当增强保密和责任意识,不对外散布保密期内的经济数据。对数据的传播者而言,应当严格遵守规定,不提前发布传播尚处于保密期的数据。对已经发生的数据提前泄漏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则应当依法严肃查处。多管齐下,经济数据提前泄露事件才能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