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新闻创新方略

2014-05-23 09:1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韩祖和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困难的境地,我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目前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严峻挑战。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却是一大机

 

韩祖和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困难的境地,我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目前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严峻挑战。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却是一大机遇,国际经验带来启示,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在这个阶段,经济会出现低增长和高失业,但出于提升竞争能力和获得精神慰藉、满足文化信息需求的需要,文化产业可能就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面对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文化新闻报道也必须要有一个努力创新和不断提升水平的要求,也是文化新闻报道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的一个良好机遇。

    一、文化新闻要大力宣传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

    基于文化的特殊属性,国际金融危机对文化来讲,宏观上是“危”中有机,微观上对部分行业是“机”大于“危”。在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文化产品反而会成为消费热点;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文化产业反而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对此,文化新闻要大力宣传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诸多机遇。一是国家采取“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文化的投入,都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机遇。二是世界金融危机必然带来优胜劣汰,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供了机遇。三是文化消费的拓展、文化生产业态的创新,为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机遇。四是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科学技术引进的成本,为我国引进科技、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五是金融危机使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升温,为中国“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二、文化新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1.大力宣传文化建设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新闻报道要突出“人”,要体现为了“人”、服务“人”、满足“人”;要通过文化新闻报道,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建设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中重要地位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们追求新的生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大力宣传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自身和谐也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抢抓发展机遇,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持续推进的过程,坚持不懈,做大做强。文化新闻报道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3.大力宣传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改革与创新、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新形势下,要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加快文化发展举足轻重。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一环。对此,文化新闻宣传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大力宣传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普及文化产业基本知识,报道文化产业的最新动态,介绍文化产业的典型模范,总结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激发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调动广大民众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大力宣传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助推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和巩固消费增长点。

    大力宣传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业是品牌经济,好的品牌不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要通过宣传诸如演艺品牌、武术品牌、旅游品牌等,使文化产业品牌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大力宣传体现“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及其产业形态。我国一大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体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如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辽宁的二人转、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中国覆盖面最广、市场基础最为雄厚、产业能力特别巨大、生产和消费人群特别广泛的中国书画业,各种民间演出业和手工艺业,构成了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最典型、最富有市场活力的生命形态,这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基本文化产业国情。对此,文化新闻要给予充分报道,促其发展壮大。

    大力宣传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中国在肩负着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的同时,又面临着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这就规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的“双重使命”:既要建构完备的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体系,又要迎接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后工业化的挑战,大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手段,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应把文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创新和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动之解放,提升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生态文明的水准和境界,把在资本、技术和劳动更好地结合基础上的文化创造活动的解放,提升到能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水准和境界。

    4.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新闻的基本取向,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今中国,处在文化大交融时代,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时尚新潮的流行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台竞秀。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现代的流行文化要客观对待,剔除其不健康的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判标准,引领其走向健康文明,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也处在一个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时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对话。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时,也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取向,使其为我所用,相得益彰。

    三、树立“国际眼光”,在文化新闻报道中融入“全球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的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文化新闻在创新和提升进程中,必须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谋划,进一步树立、强化“国际眼光”。

    1.精心组织涉外文化新闻宣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要认真做好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文化外交活动的报道,要认真做好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报道,要认真做好我国与外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报道。要通过做好做强这些文化新闻报道,彰显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文化、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体现我国对世界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作出的重大贡献。

    2.精心组织涉及软实力要素的国际文化新闻报道,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舆论安全

    当今世界,国家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软实力,主要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西方发达媒体占据国际传媒市场主导地位的现状下,我们的媒体在报道涉及文化、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软实力要素的国际文化新闻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本取向,全方面唱响当代世界的“中国声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舆论安全。

    3.精心组织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新闻报道,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三是文化产品部分成为影响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重要载体。对此,文化新闻报道要以更宽广的世界眼光,大力宣传我国推动文化及文化产品“走出来”的战略和成就,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影响力和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的突出贡献。

    4.精心组织外国文化“走进来”的文化新闻报道,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在包容借鉴中快速发展

    中国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融入,离不开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对此,文化新闻要积极、客观报道外国文化“走进来”对中华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中国文化政策的博大胸怀和开放眼界。

    四、让“人”成为主角,着力进行文化新闻的文本创新

    金融危机不但为文化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文化新闻报道的文本创新提供了良好基础。

    1.让“人”成为文化新闻主角,凸现百姓视角,做足做好受众能得到精神慰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新闻

    在从事文化新闻报道时,不论涉及什么内容,都离不开民生因素这张“总谱”,文化新闻的源泉是人民群众。对此,文化新闻报道要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从群众最关心的、联系最密切的文化、精神内容着手,让“人”成为新闻中的主角,用平等交流的表现形式告诉受众从中可以得到的精神文化信息和启示。

    2.报道“人”的实话、真话,让受众感到文化新闻可信有用

    文化新闻不但要体现出“人”,还要报道他们的真话、实话。要通过鲜活的事实、身边的事例、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细节、理性启迪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拉近文化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使百姓走进报道,报道走进百姓,报道与人物互动,从而让受众感到文化新闻可信有用。

    3.活用多种文本,不断进行创新,让受众轻松阅读、愉快阅读

    活用多种文化新闻文本、不断进行创新。在文化新闻版面上,要科学设置栏目、搭配不同新闻文本,合理使用图片、图表、背景链接、导读、栏目等版面语言,提升版面的冲击力;在具体新闻文本上,除要保持消息、通讯、图片、言论等传统的体裁外,还要不断创新,推出受众更加喜欢、更愿意接受的新闻文本,从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作者系驻马店日报社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