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网上舆情信息的收集
摘要: 栾亚伟网上舆情,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对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随着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
栾亚伟
网上舆情,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对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随着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国际重大事件迅速成为网络舆论。做好网上舆情信息的收集,对于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提高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舆论场。互联网的诞生和运用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作为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具有开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网络及网络用户迅猛增长。有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网上信息传播渠道大量增加。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网上信息传播渠道大量增加,传播方法更加多样。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站数量达323万个。同时,随着即时通信、手机短信、对等联网、博客、播客、维客等快速发展,使网上信息源头急剧增多。三是互联网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所有传播信息和发表观点的人开辟了一个几乎不受限制的空间,借助互联网这个无限的广阔平台,人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评价社会,发表各种意见、主张和思想。
网上舆情的收集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网上舆情庞杂多样,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消极、有害的内容。做好网上舆情的收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把握舆情信息的生成规律。网上舆情的生成,除了因变事项这个引子外,还需要两方面力量综合作用。一是“意见领袖”参与其中。所谓“意见领袖”就是那些能够对其他网民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某方面舆论的网民,经常由知识分子和学者充任。“意见领袖”以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宽的视野和较强烈的社会关怀,在网上舆情生产和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启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收集网上舆情信息,要特别注意“意见领袖”的看法,包括不同“意见领袖”之间的争论,这些争论点往往是网上舆情的焦点。二是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从近年的网上舆情发生实践看,重大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统媒体的加入有直接关系,这主要与现有媒体格局有关。虽然说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已达3.84亿人,但与13亿人口相比,仅占28.9%,另外71.1%的群众接受信息还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
了解网上舆情的存在空间。目前,网上舆情的存在空间主要有以下五处:一是新闻留言板。许多网站都开设有新闻留言板功能,鼓励网民发表看法,催生互动,提升人气。大型网站还根据留言情况,设置热点新闻排行榜。这些排行榜以直观的形式,展示一段时间内网络民意的变化情况,为收集网上舆情提供了不少方便。二是网上论坛。网上舆情主要存在于人气较旺的大型论坛,特别是政治性论坛,如经常在国内论坛排行榜上居前十位的新华网“发展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在论坛上网民留言、争论情况一目了然。论坛中的帖文虽然话题较为分散,但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网民的思想动态与意见倾向,因此,通过论坛收集网上舆情要注意分析、综合。三是博客以及播客、维客、个人新闻台等新兴网络形式。由于论坛、新闻留言板管理方加强了对网民意见的管理,以及中文博客免费,可用空间大,赋予网民较高的自主权限,越来越多的网民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发表意见,呼应网上舆论。收集网上舆情,要高度重视博客阵地。同时,播客、维客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四是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即时通信工具有实时性、跨平台、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具有强大群际传播能力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交流方式。由于即时通信工具交流方便、快捷,网上行动往往演变成网下行动,如2008年网民抵制家乐福事件,便是通过QQ、MSN等演变成网下行动。QQ、MSN上的舆情很分散,但实际上它在形成与反映网上舆情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五是新闻媒体。通过媒体收集舆情信息要注意三个方面:中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引发的舆情,要以主流媒体为准,关注媒体的评论和舆论的反映;社会思潮及舆论动态舆情,要善于从媒体“理论版”、“言论”专栏去收集,同时也要关注民间网上学术类论坛上的一些“言论”;社会热点问题要关注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和民间网站论坛。
掌握网上舆情收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网上舆情收集的内容与社会舆情汇集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一是在收集内容上。网上舆情的收集主要是围绕网民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网民对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网上反映出的各个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重要境外涉华舆论动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和研究类的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从中寻找和发现值得我们关注的舆情。二是在收集方法上。一方面要敏锐地发现网上舆情。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通过事物表现发现其中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围绕网上议论较为集中的话题,了解人们在关注什么、在说些什么,善于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舆情。另一方面,要筛选网上舆情。目前,网上较为普遍地存在“口水”、“泡沫”、“灌水”过多等情况,存在着缺乏理性、感情色彩强、虚假片面、少数声音控制多数声音等问题。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掌握宣传舆论工作主动权的全局出发,辨证地看待网上舆情,冷静分析,要看是否真实,是否理性,是否代表多数,切莫跟风乱跑。(作者单位:汝南县运管所)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