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绿色小麦种植的思考
摘要: □ 刘光辉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人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正以重拳出击的方式,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制售假冒商品等行为,社会各界予以广泛赞同。作为食品安全重要基础之一的原粮安全,
□ 刘光辉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人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正以重拳出击的方式,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制售假冒商品等行为,社会各界予以广泛赞同。作为食品安全重要基础之一的原粮安全,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驻马店是粮食生产大市,长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0亿斤左右,是全省产量的七分之一,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3%,被誉为“中原粮仓”。当前,在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为引领,以绿色粮食生产为核心,打造驻马店的品牌,为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这里所说的绿色粮食生产是指以生物方式为主,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安全、健康的优质产品。
一、绿色粮食种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已无法通过增加农业资源来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只能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解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大力提倡绿色种植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方式。选择绿色种植模式,能够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生产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相结合。只有将发展绿色种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广,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一)依靠绿色粮食种植保护食品安全。1995年前后,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总产与消费基本平衡,但是主产区与主销区存在着品种的剩余和短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问题凸显。由于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和食品加工过程的色素、添加剂等污染,造成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增加,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病例数为2万~4万人次,专家估计实际数量要高出10倍,这其中尚不包括难以估量的累积性慢性中毒和隐性危害。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典型事件报道。目前,我国的粮食消费意愿已从吃饱、吃好向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依靠绿色粮食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因化肥、农药的流失造成的农业立体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遍及七大水系和众多湖泊,其中淮河、洞庭湖、太湖、洪湖尤为严重。据专家测算,我国化肥利用率不到30%,农药的利用率更低,大量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大力推广绿色粮食种植,可以有效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三)依靠绿色粮食种植扩大农产品市场。我市连续8年实现粮食丰收,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种粮农民靠卖粮实现增收的愿望却未能实现,主要原因之一是种植普通混合小麦多、缺少品牌。今年,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我市部分地方就不同程度出现了群众卖粮难问题。但是,部分种植优质小麦的农户却获得了可喜收获,足不出户小麦每斤就卖到了1.1元。这个例证说明,没有自身特色的普通小麦销路不畅,种植和推介无公害绿色小麦可以有效带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种粮收入。
二、我市发展绿色小麦种植的优势
我市发展绿色小麦种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域优势、种植优势、流通加工优势等方面。通过发展绿色小麦种植,既可以巩固我市传统小麦主产区地位、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又可以通过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种植区域广阔。驻马店是农业大市,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年均种植小麦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年产小麦40亿公斤以上,商品率在60%以上,既有区域优势又有产能优势,同时具有传统种植优势。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对驻马店生产小麦进行检测,12项卫生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完全具备发展绿色小麦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条件。
(二)加工转化条件较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项目建设的推动下,我市新建了一批大型粮食转化企业,其中有10家已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小麦年转化能力为40亿公斤,能够满足绿色小麦的专业加工需求。
(三)发展环境有利。在中原经济区和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中,驻马店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国家必将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以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市委三届一次全会提出,要把驻马店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完全符合驻马店在中原经济区和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打造驻马店绿色粮食品牌和食品加工名牌。
(四)区位优势明显。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纵贯南北,省道、区道纵横交错,阿深、新阳、驿阳、上武四条高速公路部分建成通车,届时,全市将县县通高速公路,物流运输十分便利。
三、发展绿色粮食种植面临的困难
目前,发展绿色粮食种植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对食物安全需求的压力加大。从全国情况看,粮食的数量安全还是第一位的,质量安全是第二位的。二是常规粮食种植的发展出现瓶颈,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粮食继续增产和农民种粮比较效益增加都比较困难。三是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种粮农民出现结构性短缺,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小规模的经营方式难以形成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四是化肥、农药辅助增产的生产方式短期内很难改变。几十年来,以化学肥料和化学防治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让我们付出了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高昂代价,但也帮助我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生产方式和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发展绿色小麦种植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绿色小麦种植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成立有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认清发展绿色粮食种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绿色种植探索。要让种粮农民认识到化学农业已走到了尽头,绿色粮食种植是未来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农民增加种粮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绿色粮食种植,通过区域交流与合作,争取粮食主销区的参与和支持。
(二)探索绿色小麦市场体系建设。我市发展绿色粮食种植,应从农业产业化入手,用经营企业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走大企业带动、大基地联动、大产业运作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整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营养、优质的食品产销管理体系。同时,加强绿色小麦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完成绿色小麦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准入体系、价格体系、监管体系建设,为绿色粮食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大绿色小麦研究和技术推广。发展绿色小麦种植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小麦数量、质量、生态、经济效益四个主要指标的提高。为此,我们要建立科研机构,搞好技术推广。一是加大优良品种培育、生物肥料、生物防治、产后加工、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二是按照我市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在大气、土壤、水综合检测的基础上,做好绿色粮食种植规划。三是鼓励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贸易公司建立原粮生产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培育粮食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实现粮食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加大对绿色小麦的投资力度。为鼓励发展绿色粮食种植,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职能范围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例如在市场信息、食品安全管理、科技项目推广、农民教育与培训、合作社服务与培训、资源保护等方面给予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农业生产产业链上的大型企业集团、资产投资公司参与投资,合作开发我市农业资源。
(五)完善绿色食品供应链。发展绿色小麦种植,就是要建成一条安全有效的绿色食品供应链。绿色小麦收获后,采取机械烘干、科学储藏,然后配送到面粉加工和食品生产基地,生产的绿色食品再由物流配送中心分送到大中城市连锁超市专卖。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绿色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
(作者系驻马店市粮食局局长)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