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电视会议报道
摘要: 王 鸽如今,电视已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电视会议报道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已显得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 搞好电视会议的报道,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各级电视媒体的
王 鸽
如今,电视已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电视会议报道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已显得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
搞好电视会议的报道,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各级电视媒体的责任,更是电视工作者的义务。但是在时下的电视会议报道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加以改进和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议新闻的时间过长。电视新闻有时间上的限制。一篇会议报道尤其重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新闻少则三五分钟,长则可达七八分钟,甚至超过十分钟。一条会议新闻就占去这么长时间,况且有时一期新闻并不止一条会议新闻,如果不控制时间,就会造成会议新闻的泛滥,淹没其他新闻,给人以电视新闻就是会议新闻的错觉。
二是报道形式单一。现在的会议报道正在流行一种“八股文”,从上到下一个腔调,一个面孔,一种模式,好像复制出来的一样。不管什么样的会议,都采用固定的模式进行处理,形式单调,面目可憎,让人对会议新闻敬而远之。
三是报道的主题不突出。一个会议有时不只一个内容,有时几个内容,同时放到一个会议中进行安排,有时还借助会议传达通知,安排一些具体事项。采访的记者不加遴选,有什么就报道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不出主次,分不清眉眼。这样,就不能把会议的主要精神、主要议题突出出来,达不到会议报道的效果,领导不满意,观众不买账,出力不讨好。
四是画面没有跳出会议室,镜头呆板,重复过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有时摄像技术不过关,出现跳闪、晃动、倾斜等现象。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又有主观上的。 那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呢?
一、从领导抓起。电视媒体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将电视会议报道的现状向各级领导认真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与有关领导部门协商,制定出会议报道的细则,对领导参与的会议,按照会议的规格、重要性,分别规定出报道的时长、报道的领导范围、领导画面的长度等,部门会议只发简讯,没有明确主题的会议不发新闻。然后严格执行,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会议新闻过长过滥的问题。
二、压缩会议新闻报道的比例。一期新闻要明确会议新闻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要进行压缩取舍,遵循的原则是看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的价值取决于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个标准,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规格高,主题重大,会议隆重,如每年的“两会”,党委、政府全会,安排中心工作的大会等,这些会议要重点报道,篇幅要长,宣传要透,把会议精神报道全面、详细、准确;(二)是政府召开的行业会议篇幅要控制,一般只报道与会议主题有关的主要内容,其他与主题无关或关联不大的可不报道;(三)是各单位召开的一般会议,这些会议一般只发简讯。
三、改革会议报道的形式。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突破会议报道的老框框。要根据不同会议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报道形式。如根据会议内容,可适当地用记者出镜、现场解说、现场采访、穿插背景介绍、选辑会场外画面等手法,让僵化的会议报道活起来。
四、跳出会议报道。要善于从会议之中挖掘新闻。一个好的记者应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从一般性的会议发现好的新闻线索。特别在会议主题背后,仍存在着许多新闻线索,只要用心,就能够抓住。
总之,改革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报道,是摆在广大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一定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使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不断地提高电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遂平县文广新局 )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