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小麦播种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014-05-23 09:2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高宇冉播种期是预防多种小麦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小麦良种的频繁调运,以纹枯病、黄花叶病、黑穗病、全蚀病为代表的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病时间早,发生面积大,病株率高,危

高宇冉

播种期是预防多种小麦病虫草害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小麦良种的频繁调运,以纹枯病、黄花叶病、黑穗病、全蚀病为代表的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病时间早,发生面积大,病株率高,危害重,且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地下害虫虫量、野燕麦密度有增无减,对小麦生产乃至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麦播期加强对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及野燕麦的防除,对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草基数,确保小麦生产安全非常重要。

       根据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在播种期防治的重点有全蚀病、黑穗病、土传花叶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吸浆虫以及野燕麦等,并预防小麦苗期麦蜘蛛、蚜虫、白粉病、锈病、纹枯病。

       一、提高认识

       抓好麦播期的防治,是争取全生育期防治主动权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种传、土传病害、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地下害虫吸浆虫、野燕麦等不断回升,连年重发,与忽视播种期防治密切相关。广大农民对麦播期防治病虫草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宣传培训,让广大农民了解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为害的特点和防治技术,真正掌握防治用药和适期,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二、严把种子检疫关

    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是检疫对象,严禁在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凡未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种子不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繁育小麦种子必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调运种子必须严格检疫,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检疫性病害的传播。

       三、加强农业防治

    在耕作上的防治措施有: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播前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沟渠杂草及植株残体,破坏蟋蟀、土蝗、灰飞虱等害虫栖息环境,减少田间害虫及传播介体的发生数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期晚播;改进种植模式,大力推行宽窄行种植;合理密植,改善群体结构,防止田间郁蔽,培育壮苗,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等。

       四、 做好药剂处理

       1.土壤处理。结合整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防治野燕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防治野燕麦,可用40%野麦畏每亩300毫升对水40~50公斤,耕地后均匀喷洒垡头,在2小时以内尽早耙地混入土层中;小麦全蚀病发生重的地块,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公斤,掺30公斤细土拌匀,翻耕后均匀撒于垡头,然后随耙地将药剂与土壤混匀;地下害虫、吸浆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对细土2530公斤,或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制成毒土2530公斤,拌匀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也可在耕后撒垡头,然后随耙地混入土中。

       2.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预防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可选用小麦专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也可选用戊唑醇(立克秀)、硅噻菌胺(全蚀净)、咯菌腈(适乐时)、苯醚甲环唑(敌萎丹)等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情况,可加入一定量的杀虫剂混合拌种,起到病虫兼治的效果。拌种后堆闷3小时,在背阳处晾干后播种。拌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设法拌匀,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

(作者单位:驿城区农业局)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