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努力实现赶超发展

2014-05-23 09:2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吴石林 彭冬霞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努力打造“一城两区四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在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报告提出了具体

吴石林   彭冬霞

 

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努力打造“一城两区四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在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报告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配套措施。结合前一阶段国家统计局驻马店调查队对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开展的专题调查,笔者对“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发展成效

1.产业转移基地打造完成。为做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支撑,驻马店市打造12个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转移基地。目前,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112平方公里、标准厂房面积达218万平方米,多数产业集聚区框架已经拉开,为企业落户和本土企业的快速提升预留空间,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已水到渠成。

2.产业转移项目收获颇丰。坚持承接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结合,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企业,着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承接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电子、医药、机械和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承接引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为驻马店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和动力。近年来,有35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驻马店,其中包括浙江荣光、青岛双星、香港华润、泰国正大、中国昊华、山东鲁洲、中集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

3.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链聚集。驻马店市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富集,通过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打造新型产业链,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驻马店市12个产业集聚区中,遂平县的食品加工业、平舆县的皮革皮具加工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驻马店市以遂平食品产业集聚区为龙头,驿城区和确山县食品工业园配套协作,延长食品工业链,发展大宗粮食深加工项目,重点搞好小麦、大豆、玉米的深度加工转化。2010年末,平舆县产业集聚区共入住皮革皮具加工企业124家,占产业集聚区入住企业总数的43.8%。全市食品、皮革皮具加工业呈现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态势。

4.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深入。当前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沿海产业转移驻马店出现了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对接的新格局,这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010年,驻马店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2个,总投资75.5亿元。全年共有15个项目当年开工、投产和见效,实际完成投资15.4亿元,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3.3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215个,为全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发展后劲。

5.产业转移促进企业升级。驻马店承接产业不是将企业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采取措施扶持企业在转移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创立品牌,做到引进一个、做强做大一个。驻马店华骏公司,曾因发展一枝独秀而被誉为国内专用车行业的一个神话。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依靠自身力量把企业做大做强,华骏公司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成功引进中集集团后,华骏公司整合中集集团已有的深圳专用车、扬州通华、张家港圣达因等专用车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成为产业转移、结构升级的范例。

二、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1.区域资源优势。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关键性的交通节点,西气东输管道从驻马店市穿境而过,电力和热力供应能力充足。驻马店土地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天下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美誉。

2.人力资源优势。驻马店市是人口大市,劳动力供给充足。2010年,驻马店市常住人口723万人,全市18~64岁的劳动力有489.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也使得普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

3.经济平台优势。驻马店市借助“搭台-招商-洽谈-落户-发展”的路径,已连续十几次成功举办全国“农恰会”。全国“农恰会”已成为驻马店市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势,它不仅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发展载体,而且推进了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共进。

4.消费市场优势。2010年,驻马店市户籍人口870多万,常住人口723万,加上周边市、县人口,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能够满足产业转移中降低成本、开拓市场、规模聚集的需要。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总量稳步扩大,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自给型消费降低,商品型消费增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当然,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配套服务能力仍需提升、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对先进技术和经验借鉴不足等。

三、对策和建议

1.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产业能否顺利转移和移入区能否保护自身利益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优化和改善软硬环境。驻马店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优先安排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用地指标,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依法保护转移地区来驻马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以优势产业为核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在产品上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煤化工、鞋类制品、箱包、生物医药制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力大的转移企业。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把优势主导产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产业基础。同时,围绕优势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来承接产业转移,扩展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

3.拓宽思路,明确方向,立足自身优势承接转移

产业转移不仅仅是指传统制造业的转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可以实现有效的产业转移。要依靠驻马店人口资源,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房地产甚至在投融资等领域进行招商活动,推进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为指导,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力大的转移企业,积极引进催生配套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格局和高层次、特色鲜明的“两型”产业体系。

4.突出产业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载体作用

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产业集聚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以道路、水、电、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及供能、环保、物流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引进和形成产业集群。各产业集聚区要因地制宜,在加强园区建设的同时,积极与转移地区开展合作,发挥产业集聚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

(本文第一作者系国家统计局驻马店调查队副队长)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