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2014-05-23 09:2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曹学芳中学语文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

曹学芳

中学语文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精神,构建多元解读的平台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究师道尊严,老师居高临下教,学生唯命是从学。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感,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方式目前在农村学校还比较普遍,是我们必须改变的。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民主化,即老师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这种思维。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老师做到了这些,也就构建了多元解读的平台。

    二、找准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课文都有很多“看点”,大都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但哪一个或哪几个“看点”更应该成为切入点,这是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抓住课文内容。一篇课文的内容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内容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赞歌,讲的是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和和美美地散步的故事。学生阅读后,有的看到了亲情的可贵,有的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有的看到了生命的美好,这几点,都可以成为老师进行多元解读的切入点。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细腻的语言,但汉语又同时具有朦胧、模糊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决定了老师在授课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如课文《我的第一本书》的末句是“人不能忘本”。这里的“本”是什么意思?老师可引导孩子联系上文理解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或者生活的艰辛等。又如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末句是“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这句话可理解为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

    3.抓住文本主旨。抓准课文的主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4.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藏匿着许多“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填补。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的动力所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课文也会因此变得空灵和鲜活。

    三、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多元解读决不是随意解读、无限解读。任何一篇课文都有“空白”和“不确定性”,但也都有一些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都有“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童庆炳先生指出,阅读理解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另一方面又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多元解读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解读范围引导。那么,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多元有限”呢?

    首先,要尊重课文,与课文真诚对话。课文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课文,才能有效解读课文。如一位老师在教鲁迅先生的《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的情节。学生认为鲁迅先生写得很形象,老师问学生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出了几个词,老师根据这几个词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领会课文的内涵,学生逐渐认识到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其次,要注意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些课文的寓意比较深刻,对这样的课文,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时候更要注意价值取向。有些学生可能认识不到课文的深刻寓意,也可能对寓意的理解不正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引导。

    多元解读是真正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重视和尊重。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使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从文精神。

    (作者单位:新蔡县余店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