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之我见
摘要: □ 李 健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连表达仇恨都那么暧昧,无疑就是这个民族的衰败与堕落。”这种嫉恶如仇的民族精神作用于我们新闻工作实践,这句话就可以演
□ 李 健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连表达仇恨都那么暧昧,无疑就是这个民族的衰败与堕落。”这种嫉恶如仇的民族精神作用于我们新闻工作实践,这句话就可以演绎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如果对社会丑恶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就是对新闻工作的亵渎,也是一种堕落的表现。揭露丑恶,抨击时弊,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拿起这把“利剑”,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说,传播新闻事实是媒体最基本的任务的话,那么舆论监督则是由此派生出的一项功能。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曾多次批示在媒体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舆论监督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新闻是时代的“晴雨表”。步入新世纪,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各阶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广大群众对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联的其他活动舆论监督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提升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基层采访,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呼声:“新闻媒体要敢于为老百姓说话”、“加强舆论监督,增加批评性报道”。有观众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正确理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句话,只表扬好的并不完全代表导向正确,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对已经揭露出来的问题跟踪到底,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希望,这才是真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难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过人情关
批评稿件要做到“三见面”,特别是与被批评的人或单位见面,从采写到发稿周期较长。这样,一些被批评者就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外交活动”,有的是找朋友做工作,有的是拉关系求“关照”,有的甚至抬出权威人士打招呼。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必须敢于直面现实、主持正义,冲破关系网、人情关。
二、发稿麻烦多
凡是涉及舆论监督的稿件都是批评性稿件,这类稿件发稿时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有些领导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有悖于“唱响主旋律”;编辑要考虑万一稿件失实或得罪了哪一级领导,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甚至会惹出新闻官司,对簿公堂等等。
为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分寸,探索其规律,运用好舆论监督这一有力武器。
(一)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舆论监督类报道绝大多数是揭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必定要展示矛盾和冲突。从实践中看,这类题材的报道线索大多来自矛盾或冲突的一方当事人的举报。为此,记者要扑下身子,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矛盾的各方都要调查了解到。要用事实说活,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
(二)坚持善始善终的原则
我们的舆论监督要做到善始善终,切忌“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每次批评性报道,既要有问题的披露,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又要有问题的处理结果。通过我们的舆论监督,不仅增强了观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树立了新闻媒体的权成性,并且使他们从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希望。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