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养蜂

2014-05-30 19:40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骏马河边散步,发现河堤旁摆放着几十个蜂箱。一只只小生灵从蜂箱中飞进飞出,我感到好奇:放蜂一般是在农村,怎么到城里来了?通过与放蜂老人的交谈,才知道

王太广

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骏马河边散步,发现河堤旁摆放着几十个蜂箱。一只只小生灵从蜂箱中飞进飞出,我感到好奇:放蜂一般是在农村,怎么到城里来了?通过与放蜂老人的交谈,才知道这几年通过“四城联创”,城市绿化面积大了,广场、游园、街道栽(种)植的花草树木多了,可以满足蜜蜂采集花粉,而且经济效益不错。由此,我想起了昔日养蜂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夏季,我们村附近经常有来自广东的放蜂人,他们用汽车拉来几十个蜂箱,放在马路边或村头。一顶顶帐篷就是他们流动的家。小帐篷里,一切都是简易的。床是几个木箱子拼成的,桌子是随手搬来的砖头石块,破旧的被褥胡乱堆放在帐篷的一角。一切都与流动的生活节奏相适应,放蜂人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像候鸟一样随时而迁。

在豫南农村,一年四季中开花的植物时间都比较短,放蜂人只好四处漂泊,追逐着花期。每年春天要采槐花蜜的时间也就是十来天,枣花蜜将近半个月,农田里开花的作物也有很多,像油菜花、荞麦花、芝麻花、豆类,还有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花粉也比较多,只是产蜜的多少不同。放蜂人把蜂箱放在离花源较近的地方,便于蜜蜂往返。蜜蜂采集到花粉的蜜腺分泌物后,再回到自己的蜂窝里酿造出蜜来。

放蜂人的工作服很奇特。他们检查蜂框时或打蜂蜜时,头上就戴着大蜂帽,从帽上放下来一个桶式小网眼的罩,把整个头部罩上,以防被蜜蜂给蛰了。蜜蜂除了发怒一般不会用刺蛰人,抛出利器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蜜蜂是通人性的生灵,放蜂人对其特别钟爱,一般不会轻易惹怒它们。我们每次路过蜂箱时就特别小心。有一次,我的小伙伴因拍打一只蜜蜂,很快群蜂而至,蛰得他身上起好几个疙瘩。

养蜂不仅辛苦,还得掌握养蜂技巧。比如,冬天花淡时节,他们需买白糖喂蜜蜂,喂半个月时间,每次都是晚上喂。更重要的是,冬季还要掌握放存蜂箱房屋的温度、采光。否则,一丝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量蜜蜂死亡的悲剧。平时要照看蜂箱,每个箱子只需一个蜂王就够了,若发现新生的一只就得除掉,否则它会领着群蜂逃逸出去。如果老蜂王退化了,他们还要培养出新蜂王,以保证蜂群的质量。

养蜂是甜蜜的事业,但也有不少苦涩。养蜂人不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还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土等生活环境。如果那个地方的社会治安环境不好,就会受到地痞流氓的敲诈、骚扰和小偷的光顾。如果突遇暴雨或风雪天气,那日子会更加难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少数农民发现养蜂是个挣钱的好路子,投资少、见效快,不少农民靠养蜂很快富裕起来。但目前这种以追逐花期而居、分散生产、流动性强的“家家户户养蜂”的传统格局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我国蜂产品受到欧盟“绿色壁垒”的影响,产品销售遇到很多困难。尽管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人类将仅能生存四年。”但我认为,实现养蜂的组织化、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乃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