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爱 撑起创业一片天
摘要:通讯员 张新华 王 伟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群众学习的榜样。学习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正阳县的鲁新爱从事食用菌栽培
通讯员 张新华 王 伟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群众学习的榜样。学习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正阳县的鲁新爱从事食用菌栽培,通过自学钻研和外出学习取经,并请教科研单位专家,加之通过自已辛勤努力,对各种信用菌的栽培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经验,并且带动乡亲们致富。
作为省劳动模范的鲁新爱,是于2003年在正阳县兰青供销社下岗失业后,不甘落伍,通过看报纸杂志学习探讨,对食用菌栽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到安徽省阜阳市、河南省安阳市食用菌基地实地考察学习,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回家后联合两户农户筹集5万元资金,开始了金针菇栽培。由于经验少,管理不到位,他们2003年底投资的5万元,到2004年上半年销售后没有盈利,反而赔了2万元钱。真是花钱买经验,虽然赔了,但他在实际操作中却得到了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技术和知识,从而基本掌握了食用菌从制种、灭菌到出菇、管理以至销售等一系列的实践经验。与他合伙的两户农民帮工也同样获得了栽培技巧,从而奠定了依靠食用菌栽培致富的信心。
鲁新爱积累掌握了栽培经验,组建了正阳县食用菌种研究所,自己任所长。菌种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落后品种的改良及菌种研制创新工作,先后在河南省社科院和省菌种研究所的指导支持下,进行反复试验,对比、改进。那些日子,他摸爬滚打,吃住都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个人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试验栽培的品种由最初单一的金针菇发展到现在的白灵菇、黑木耳、鸡腿菇、平菇等11个品种。在此基础上,他又牵头组建了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800多家,生产规模由2003年的2万袋扩展到现在全县年栽培500万袋,普及全县十多个乡镇,年产各类鲜菇2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合作社社员每户年均增收3.5万元。
2010年至2013年,鲁新爱个人每年出资2万元在食用菌生产期间聘请省、市专家举办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为农民发放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6000多份,并定期邀请省、市食用菌专家到农民菇棚进行巡回指导,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技术难题,增强了他们依靠食用菌栽培脱贫致富的信心。他还经常为困难农户刘文文、朱培炎等17人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服务,使他们通过食用菌栽培,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从而为正阳县在食用菌多品种发展、质量提升方面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在他们的带领下,2000多户农民通过栽培食用菌实现了脱贫致富,大都盖起了两层小楼。这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提起了他都翘起大拇指称赞说:“没有他的帮助,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确切地说,他为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农村的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由于成绩突出,鲁新爱2009年4月被评为驻马店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驻马店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10月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颁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4月获河南省“致富带头人标兵”,2013年5月获驻马店“十大杰出(优秀)青年”称号。2014年4月,他又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责任编辑:wtt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