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连续三届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
摘要: “广”字上做文章 “深”字上下工夫确山县连续三届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李 璞) 近日,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确山县再次夺得“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这是确山县继2001年
“广”字上做文章 “深”字上下工夫
确山县连续三届获“全国文化先进县”殊荣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李 璞) 近日,国家文化部传来喜讯,确山县再次夺得“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这是确山县继2001年、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之后,连续三届获得 “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协调统一”的指导思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广”上做文章,在“深”上下工夫,走出了一条“穷县富文化”的发展道路。
利用乡镇宣传文化站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年来,该县共投入文化事业经费1158万元,在城区建立了南山体育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靖宇文化广场等十多项独具确山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全县所有乡镇建成了功能完备的标准综合文化站,全县80%的村居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大院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2007年以来,在靖宇广场上为群众放映电影186场次;放映公益电影5800余场,观众50余万人。
建设“农家书屋”用书架“架”起群众致富桥梁。确山县积极改革“万村书架工程”的管理模式,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捐赠、农户经营、有偿借阅”的办法,建立了一批“农家书屋”。劳作之余,农民群众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读书看报、下棋娱乐、吹拉弹唱,学文化、学科技、讲文明、讲道德在该县农村已成时尚。李新店乡杨湾村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村民在“农家书屋”里学习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后,积极发展温棚蔬菜种植业。如今,该村已成为远近有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仅蔬菜种植一项年收入200多万元。据统计,确山县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141个,“农家书屋”在农民致富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立民间艺术协会让民间文艺大放异彩。在“先进文化进基层”活动中,确山县因势利导,将民间文艺团体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民间艺术协会,有组织地在农村组织演出,深受农民朋友欢迎。蚁蜂镇建有15支蓝球队、20余支民间艺术表演队和1个专业剧团。这些民间艺术协会不仅组织表演队在本地演出,农闲时节还组织在外地演出,既活跃了外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增加了协会的经济收入,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举办“农民文化节”让群众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在确山县广大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现象:相信科学、崇尚文明、反对歪门邪道的多了,疑神信鬼、烧香拜佛、搞封建迷信的少了;思想解放、掌握技能、致富奔小康的多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贫困落后的少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遵纪守法的多了,酗酒滋事、打架斗殴、搬弄是非的少了。
责任编辑:wind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