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上蔡县

上蔡“循环薯业”一年收入5亿元

2014-06-23 12:51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wind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变红薯为粉条粉皮酒精上蔡“循环薯业”一年收入5亿元本报讯 (通讯员 董爱国 曹耀强 宋永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句描述粮食供应紧缺时代人们与红薯紧密联系的俗语,如今在上蔡农村有了新

变红薯为粉条粉皮酒精

上蔡“循环薯业”一年收入5亿元

本报讯 (通讯员 董爱国 曹耀强 宋永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句描述粮食供应紧缺时代人们与红薯紧密联系的俗语,如今在上蔡农村有了新内涵,一条条以红薯为原料的加工产业链条迅速形成,红薯循环加工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现在红薯全身都是宝,红薯加工后可制成淀粉,淀粉可制成粉条、粉皮,加工淀粉后的红薯渣可制成酱油、醋用的糖色,还能喂猪、制酒精。红薯叶也是一道好菜,在城里的饭店可受欢迎了。红薯秧晒干后也是上乘的饲料……”1月12日,正在县城黑龙潭市场卖粉条的上蔡县齐海乡柴冀村农民冀国选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他种植的2亩红薯获得了亩产400多公斤的好收成,除留点自用外全部磨成粉面做成了粉条,仅此一项可收入1500多元。

如今,在上蔡县像董国选这样种植红薯、发展红薯经济的农户有1.1万多户,种植面积2万多亩,所带来相关产业产值达5亿元。昔日被群众当做“饲料剂”的红薯正成为农民手中改善生活的“米粮果”、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上蔡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红薯的习惯,尤其是制作粉丝、粉皮更是当地农民的绝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的变化,人们对小杂粮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需求,该县紧紧抓住红薯种植以及农民传统的“三粉”加工优势,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红薯生产,拉长产业链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了红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

改良品种,实现良种化种植。近年来,该县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指导群众发展产量高,含粉、含糖量大的优质新品种,先后从外地调入梅营1号、皖薯3号等新产品,在全县各乡镇进行示范性种植,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从红薯育苗、高产栽培、施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极大地调动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目前,全县红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万亩发展到2.1万多亩,品种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变成高淀粉型、高糖型等6个品种,质量明显提高,产量大幅增加。

做好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是该县发展“红薯经济”的主要途径。该县在资金、技术上,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和私营经济从事红薯深加工和薯产品开发经营,相继建立种、产、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11家,手工作坊1200多户,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红薯产业步入了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轨道。

责任编辑:wind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