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展演资讯

驿城区豫剧团的“前世今生”

2014-06-27 11:3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正在化装的“包青天”。 演出现场。 等待出场的演员们。□晚报记者 班永威 文/图“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

\"\" 

正在化装的“包青天”。

\"\" 

演出现场。

\"\" 

等待出场的演员们。

□晚报记者   班永威   /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吗?我想,看戏是有味的,何况在北京呢?于是就兴致勃勃地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咚咚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社戏》,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出现在登封市东华镇北高马村,在那里,驿城区豫剧团的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

博得叫好声一片的驿城区豫剧团在经历了怎样的“痛楚”之后,才华丽转身?它又有着怎样的过去?它的现在又如何?它的明天将走向何处?

 

前世   秀外慧中的青衣  衣袂飘飘

上世纪80年代末,年仅16岁的邓洁登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舞台。她既紧张,又兴奋。看着台下人头攒动,邓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挥动着长袖,慢慢地走向舞台中央。

国家一级演员邓洁今年43岁。回忆起自己初次登台演出的情景,她记忆犹新。

“那时,我们演戏都在电影院里,大家也是买票进去观看。” 邓洁说,“当时,我们主要在县城和市里演出。偶尔到农村演出的时候,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看。我们走时,他们都在后面跟着。”

42岁的秦学红毕业于驻马店艺术学校,后来进入驿城区豫剧团拉二胡。他说,上世纪80年代末期,喜欢豫剧的群众非常多,豫剧团在哪儿演出,哪儿就非常热闹。

 

泰然自若的老旦   厚积薄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宠儿”豫剧受到群众的冷落,豫剧团的演出在减少,演员们的工资随之下降。

2000年左右,驿城区豫剧团陷入“空档期”。

即使这样,王付才始终如一,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其他职业。

1992年的时候,工资几百元钱,够养活家人了。到了2000年的时候,工资还不如以前,整个剧团就是一潭死水,一点儿生机都没有。在去年重新回到豫剧团之前,我跟着别的演出团体跑来跑去,虽然整个市场都不景气, 但能混口饭吃就行。”王付才说。

60岁的王付才说,他一直坚信豫剧这种传统文化不会被大家遗忘,也对豫剧团的发展一直抱很大的希望。

近年来,驿城区豫剧团的演出市场一直不景气,再加上团内优秀演员纷纷跳槽,豫剧团的发展举步维艰。

2012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一股春风吹进了驿城区豫剧团。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当年6月, 驿城区豫剧团和杂技团合并,成立了驻马店天驿晟景演艺有限公司。

怎样才能让一穷二白的公司立足于市场,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该公司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拉开演员的补助档次,演员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改制后的驿城区豫剧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内有着高水准的演员慕名加入,以前离开豫剧团的演员们也回来了。

邓洁,新密人,国家一级演员。在演出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她给别人打过工,开过化妆品店,但她心中的舞台梦始终没有破灭,她期待着自己重新站上舞台,期待着为群众演唱,也期待着剧团的美好明天。

杨豪和张弯弯,一个29岁,一个25岁,是小两口。他们的老家在舞阳。

“我姥爷是唱戏的,我妈也是唱戏的。我从小就在戏院里长大,听的看的多了,自然也就爱上了豫剧。”杨豪说。

“俺妈喜欢看戏,我也是。小时候,看到台上演出的演员,别提我有多羡慕了。现在,俺夫妻俩来到豫剧团,一是可以安安心心地为大家唱戏,二是团里的待遇也很好。”张弯弯不由自主地说。

 

今生   浴火重生的小生  容光焕发

223,登封市东华镇北高马村,热闹非常。驿城区豫剧团精心编演的豫剧《五世请缨》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从今年21日到现在,从新郑到新密再到登封、汝州……驿城区豫剧团从未停止过脚步,演员们从未回过家。

“麦收前这一段时间,是豫剧团的黄金时期。并不是每个剧团都像咱一样,马不停蹄地四处演出。”天驿晟景演艺有限公司戏曲事业部(对外称豫剧团)经理杨伟说。

杨伟曾担任过驿城区豫剧团副团长,13岁开始登台演出。由于个人原因,31岁时,他离开了剧团,到外地发展。10多年中,他虽然不再登台表演,但一直从事和戏曲有关的工作。

“离开豫剧团后,我到别的地方工作, 负责联系剧团演出的工作。不再登台表演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豫剧不再受大家的青睐了。这种情形下,登台表演还有什么意思。豫剧是国粹,有广泛的文化根基。”说到豫剧文化时,杨伟容光焕发地说。

怀着对豫剧的热爱,在豫剧团文化体制改革完毕以后,杨伟又回到了这里。

据天驿晟景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余大水介绍,自剧团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以后,演员们的精神头儿十足,剧团的发展势头很好。20139月,戏曲事业部开始排练深受群众喜爱的《包青天》、《五世请缨》、《三娘教子》等经典传统古装剧目。

余大水说,201310月,戏曲事业部开始赴河北省、山西省,平顶山、郑州等省、市进行商演,目前已演出150场。201312月,应浙江横店镇邀请,驿城区豫剧团到浙江横店演出了8场。

 

昂首挺胸的武生   大步向前

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剧团虽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剧团如何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新平经常考虑的问题。

王新平说,目前,我市县级国有演艺公司都是由原先政府资源中的豫剧团、杂技团等组建而成的,而以往这些演艺主体的三分之二都是靠政府拨款和演出补贴维持生存,无论是人才、设备还是演出条件,都无法和个人大型演艺公司相抗衡。

王新平说,改制后演艺公司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研究市场需求、观众需求,按照艺术规律生产出舞台精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演艺品牌。今年,公司将围绕天中文化及驿城特色文化,编写新剧本,排练属于我们自己的剧目。

素有国粹之称的豫剧是河南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旋律优美,圆润委婉,高亢有力,在我省以及周边省市都有着许多拥趸者。剧团作为豫剧的表演团体,是弘扬豫剧文化的一个个细胞,是豫剧文化工厂。

“从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观众对艺术的需求看,必须经常有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新的剧目,才能留住观众。因此,豫剧团体的普遍发展壮大之日,就是豫剧文化的繁荣春天到来之时。”王新平自信地说。

 

记者手记

223下午5时,在驿城区豫剧团第一场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匆匆忙忙地来到一处民宅内,拿起馒头,盛起稀饭,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吃饭。这处新盖的民宅,墙体还没有粉刷,房间内只有演员们晚上休息的床铺和一个昏暗的灯泡。

晚上7时,驿城区豫剧团还有一场演出。为了不打扰演员们的工作,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记者开始了采访。

在对杨伟和演员们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杨伟的两部手机铃声不时地“骚扰”我。

杨伟的道歉声,也一次又一次地收入我的录音笔中。

采访结束后,我问杨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电话。杨伟说:“有的地方演出结束,钱还没有到账,人家让我去结账。有的是别人听说我们的戏好,来这里先听听戏。有的是签订演出合同的事情……”

当我从登封返回驻马店的时候,杨伟也离开了登封,前往汝州和新郑签订演出合同。

记者写稿时,从录音笔中传出的手机铃声和道歉声“不绝于耳”。

责任编辑:xmx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