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 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2014-07-07 08:1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前排右一)在副省长王铁(前排左三)等领导的陪同下到遂平县粮基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 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宝清(左一)到

\"guols140790.jpg"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前排右一)在副省长王铁(前排左三)等领导的陪同下到遂平县粮基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

 \"guols1407118.jpg"

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宝清(左一)到上蔡县调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guols140794.jpg" 

市委副书记贾英豪(前排右二)陪同农业部领导调研我市三夏生产。

\"guols140793.jpg"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戚存杰(左二)慰问跨区作业农机手。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全市“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融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大局,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农机化工作定位,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构建新型农机经营体系,加大农机农艺结合力度,努力打造“平安农机”、“和谐农机”,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至2013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1%,农机化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加快了全市由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亮点,为全市粮食丰产丰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机装备水平提升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1699万元,带动农民消费20多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450.9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进一步加快,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00372台,比上年增长3.27%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达到12694台,比上年增长12.4%;联合收获机达到25132台,比上年增长13.62%;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5658台,比上年增长25.4%,玉米机收率达60.8%,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花生收获机达到48123台,比上年增长31.19%,花生机收率达81%,位居全国第一;秸秆还田机达到21504台,新增1234台,秸秆还田率达80%。农机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全市机耕水平为99.8%,机播水平为99.9%,做到了应耕尽耕、应播尽播。

今年以来,全市农机系统本着“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务实高效”的原则,与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创新,完善政策,规范操作,严格监管,按照省农机局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全额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折)”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方便农民购机,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稳步实施。

为发挥有限补贴资金的作用,缓解供需矛盾,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继续按照增总量、调结构、破难题、促发展的思路,充分运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推动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在补贴机具种类上,全市对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花生收获机等关键机具实行重点补贴。争取优惠政策,加大对农用飞行植保设备和粮油干燥机械的补贴力度,强力推动发展。在补贴对象上,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至目前,省财政厅、省农机局第一批安排我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720万元,已基本实施完毕,共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011台(套)、收获机械2307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990台、玉米收获机344台、花生收获机698台、履带式收割机124台、大中型拖拉机1028台、粮食烘干设备40台、飞行植保设备14台(超额完成省农机局规定任务)、玉米精播和深松整地等配套机械2430台(套),带动农民投资近3亿元,受益农户5878户。

为确保今年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新政策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继续全方位推进信息公开,广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信息。一是对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实施办法进行了公开宣传,面对面地向申请购机的农民群众进行了政策解读,并在申请购机现场张贴悬挂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程序图,让广大农民群众对申请购机的操作程序一目了然。二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建设,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的权威性、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和社会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加大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的公开公示力度,在官方网站上开通信息公开专栏,严格按照规定公开年度实施方案、补贴额度一览表、支持推广目录、政策咨询、投诉电话等内容,重点公开补贴政策信息,公示受益对象信息,并将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纳入村务公开内容。

同时,全市农机部门认真进行重点督促检查,严格监管补贴产品产销行为,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国家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让更多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走进千家万户。

 

科学组织三夏农机化生产,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

 

夏粮生产在全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事关全市全年粮食丰收,也事关全国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目前,农业机械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组织好三夏农机会战,成为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确保三秋农作物适时播种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农机部门履职尽责、检验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中,针对冬春连旱的自然灾害,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配合市委农办、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提前启动抗旱机具补贴工作,大力组织农机投入生产,以春耕、麦田管理、防治病虫害为重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走村入户,帮助新老机手检修、调试各类农业机械47.49万台(套),培训机手、修理工1.61万人次,适时掀起春季农机生产热潮,有力地服务了抗旱斗争和春季麦田管理。

每年三夏农业生产前期,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阴雨灾害性天气,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提前组织得力人员到湖南、湖北、山东、河北、豫北、苏北等地合同引机1万多台。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提前科学制订三夏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和突发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灾害性天气。继续依托汝南县小麦、水稻两用履带式收割机,组织200台久保田收割机成立我市三夏机收应急服务队,积极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确保颗粒归仓。

通过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的齐心努力,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协同下,我市小麦机收会战圆满落下帷幕。三夏作业高峰期间,全市共设立三夏农机接待站32个,发放跨区作业证1.5万张,组织近3万台机车和各类农业机械60多万台动力机械及30万台机具参加机收会战,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012万亩,机收率达99.7%,保证了全市夏粮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和秋作物适时播种,将“丰产在望”转变为“丰收到手”,为实现习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我市适时组织全市1.5万台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持续叫响“天中麦客、收获全国”的品牌效应,南下北上,东进西出,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加大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农业机械化职业技能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年轻一代的农民更向往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机化实用人才培养,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要求,坚持育人为本,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改善基础条件,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形式,完善管理制度,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为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全市涌现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了更多的种植养殖大户,造就了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活跃在农村的8万多名农机手,已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近年来, 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认真研究国家、省、市鼓励农民培训的各种政策,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策划,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各类农机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同有关部门的配合,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监理所、农机技术推广站等基层单位的作用,有效利用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校舍场地,积极开展“阳光工程”、“雨露工程”、“金蓝领计划”、“政企联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劳动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大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机维修师资的培训力度,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农机使用维修人才,着力提升农民包括农机手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鼓励农民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尽快把生产性农民、务工性农民向经营性农民转变,把农民的劳动收入向资产性、经营性收入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广大农机大户、农机手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加快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努力把实现习书记提出的“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美好愿景,通过农机人的手缩短成功路径,早日成为现实。

 

全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步伐

 

随着农业灌溉用水日趋短缺、水土流失、秸秆焚烧等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综合治理,加快改善全市农业生态环境,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2009年承担实施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保护性耕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因势利导、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培训、观摩、技术服务活动,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具有农机实用新技术的高素质农民,实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全市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共投入资金3660余万元。其中,中央项目资金40万元、省级项目资金810万元,拉动全市农民自筹及其他资金2800余万元,全市保护性耕作机具保有量达到30110台。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市农机局党委坚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14年,在全省压缩示范推广点的大背景下,我市仍争取实施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4个。全市先后承担过部级、省级示范项目的县是西平县、遂平县、泌阳县、平舆县、确山县、上蔡县、驿城区,实施面积38.4万亩,较2012年新增16.2万亩。

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30场,多次在泌阳县和上蔡县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及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并邀请省内外知名院校专教授讲学授课,分别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印发保护性耕作宣传材料5.9万份,培训农机化技术指导员1350人次、农民7100人次,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示范户专业5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的开展。同时,市农机局经常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县区,对保护性耕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督察,确保了项目资金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了示范推广效果。

今年年初,该局又积极向上级争取600万元深松整地项目专项补贴资金到西平县,有力地支持了该县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力开展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去年以来,共争取项目资金24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基层农机科技队伍不足的问题。

 

切实加强农机管理工作,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态势稳定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紧围绕保障农机化安全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以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年检年审、办证挂牌进村入户等亲情化服务,着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全市农机化发展呈现出安全、平稳、和谐、高效的可喜局面。

今年年初,市农机局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捷报频传,继遂平县农机安全监理站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优秀单位后,平舆县、正阳县、泌阳县农机监理站荣获省级农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正阳县经省农机局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考评,被确定为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县,汝南县留盆镇、板店乡等18个乡镇被确定为“平安农机”示范乡,驿城区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金钟农机专业合作社、庆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3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平安农机”示范社。同时,积极探索农机安全保险业务,引导跨区作业农机手购买人身保险,确保他们高高兴兴作业去、平平安安赚钱归。

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农机监理系统共检验各类农业机械22849台,新登记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6659台,新办农机驾驶证8840本,换发农机驾驶证1035本。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共排查治理农机安全隐患2112起、整改2112起,整改率达到100%;深入农机作业现场、乡村道路开展执法行动2277次,安全宣传2289场次,张贴宣传标语、条幅4920多条,发放宣传材料24000余份,确保了全市近年来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guols1407108.jpg"

市农机局局长鲍秋仁(左一)远赴西北地区看望我市跨区作业农机手。

\"guols140795.jpg" 

中央媒体在我市采访三夏生产。

 \"guols140792.jpg"

农机手在进行秸秆还田作业。

\"guols140791.jpg" 

农机在秸秆综合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