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求新之策

2014-11-10 12:0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王晓梅电视专题节目在新闻“食谱”中是一道“大餐”。但根据新闻传统的“烹饪”手法,一些专题中尽管“食材”丰富,由于缺&ldquo

王晓梅

电视专题节目在新闻“食谱”中是一道“大餐”。但根据新闻传统的“烹饪”手法,一些专题中尽管“食材”丰富,由于缺“油”(灵动的语言元素)少“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美、理性美、幽默美、情境美、个性美等特色元素,制作出的专题节目给人的感觉总是没有色、香、味,看了倒胃口,听了难入耳,其收视率一直以来也总是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新闻表述方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广大新闻工作者试图通过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采写手法,为严肃、呆板的新闻面孔添彩整容。业内人士都知道,长期以来很多见诸报端(荧屏)的新闻专题,千篇一律,万人一面,靠大串大串的数字堆砌,用记流水账式的大段大段文字进行表述,洋洋万言,枯燥乏味。这样的新闻专题,照时下的一句流行语叫:“写谁谁看,谁写谁看。”广大读者(观众)并不买账,当然宣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根本达不到被宣传单位所期盼的宣传目的。

如何进行专题模式的改革,让读者(观众)喜欢,无疑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的一道大考题。近段,各地报道的“走基层”一线和央视的“新闻直播间”里,大家不难看到:一条条水灵灵的“鲜鱼”活蹦乱跳地进入我们眼帘:独到的新闻框架搭建,鲜活多彩的语言表述,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如何写好专题报道的模拟答卷。

沉醉在新闻大师们为我们营造的齿颐留香的新闻氛围里,笔者想得更多的是,咋样能实现让观众(读者)对专题增加“食欲”这个话题。2014年,泌阳电视台踏上了这条“追梦”的破冰之旅。受泌阳县象河乡政府之邀,日前我台为该乡制作了一期电视专题节目。摄制组根据该乡乡情,精心谋划,认真选题,决定从生态农业建设切入,聚焦该乡立足山多的资源优势,从发展多元林业的典型经验入手,拟题为《生态农业富象河》。

为了减少笔墨概述主题,主创人在片头序幕中如是描述:阳春三月,天高云淡,流绿滴翠的五峰山(象河乡所在地),群山错落,林海齐天,山花烂漫。在艳阳的映衬下,千姿百态的五峰山显得超凡脱俗,蔚为壮观,环视周边的小山丘如颗颗珍珠洒落玉盘;漫山遍野中,曲径通幽处,人们漫步在象河这方灵山秀水间,宛若荡舟于绿色的海洋里……生态农业建设,不失为该乡三万多人民演绎出的经典绝唱。寥寥数语,把一个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呈现在了观众面前。透过对专题的点睛之笔,很快吊起了观众的“食欲”,“诱”导观众迫不及待地要看下去。

为了配合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我台以《大招商演绎出的经典故事》为题,着力对杨家集乡大招商、招大商的典型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开篇有这样一组镜头语言:一条低吟浅唱的小河,在两岸又叠翠、蓝天绿树的夹道欢送下,扭动着晶莹剔透的身驱奔向远方;一架低海拔的小山,宛若一枚钟灵毓秀的绿色宝石,镶嵌在碧水蓝天下;山脚下一片整理过的空地上,中国最大的夏南牛繁育基地拔地而起,蔚为壮观;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宛若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演奏出了河南省泌阳县杨家集乡“大招商,招大商,强乡富民”的主旋律……播音员优美甜润的解说,伴随着动感十足的画面,很快把观众引入了一定要看完此片的佳境。以上两个片子先后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并被《人生与伴侣》杂志选登,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不失为我台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上实现求新突破的成功范例。

应该说,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成功播出,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作者从传统报道模式上的突破,是创作上求新、求异、求变的产物。现代生活节奏很快,要想让人们在冗长的专题片里保持看完的耐性,看完后不留遗憾,记者必须认真对待语言浅白、表述繁琐、缺乏文采、缺乏深度、缺乏形象思维等问题。因为,优秀的专题作品所具有的震撼力是一般作品难以比拟的,只有融入生动的细节、感人的事实、特色的语言、精彩的画面、深邃的思想,拥有多成分组合的专题片,才会产生令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的效果。

随着专题报道效果的凸显,从中央台到县级台均设置有专题节目。电视专题片以其构架大、包容广、内涵丰富等特点而区别于新闻,使得专题产生更强的表现力、更多的表现形式、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好的形象效果。很多单位正是看准了专题的宣传优势,利用专题宣传形象,汇报工作,展示成绩。电视台的专题宣传从来不愁“无米下锅”。而一些电视台的专题制片人,在喜人的形势面前,不是想着如何把电视专题片做得锦上添花,则是固步自封,不求创新,抱着“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态,写稿马马虎虎,不求笔下生花;拍摄浮光掠影,不求镜头出彩;制作毛毛糙糙,不求艺术效果。这种在“俗套”里“出炉”的专题片,播出后备受诟病。人们戏称这种粗制滥造的专题是“砖体”,不但“砸烂”了专题的牌子,更“砸毁”了专题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电视专题只有不断创新,才是专题的成长之翼、活力之泉、生命之源,才能使专题宣传效果更加明显。(作者单位:泌阳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