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抢救”保护东乡族语言
摘要:原标题:甘肃“抢救”保护东乡族语言 中新社兰州12月11日电 (南如卓玛)甘肃省东乡族文化研究会、东乡族语言文字资源普查工作负责人马兆熙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
中新社兰州12月11日电 (南如卓玛)甘肃省东乡族文化研究会、东乡族语言文字资源普查工作负责人马兆熙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甘肃目前正式启动全力“抢救”东乡族语言,走访入户将口头传承的民间谚语、寓言故事等进行声像录制,并搜集记音符号展现的古老东乡语。
东乡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境内约30万人使用东乡语。该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
“一个有自己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依靠口耳相传代代沿袭,历经千年而没有消失,这在语言学范畴上是一个奇迹。”马兆熙说,东乡语是该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口头文学传承的唯一方式。如今,当地很多老人和妇女只会东乡语,而学龄儿童基本不通汉语,所以“记音符号”运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
“目前东乡语言流失很严重,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据马兆熙介绍,汉语借词比例从过去的不到20%到如今超过45%。他说,事实上,东乡族有古老的文字,即该地区民间使用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东乡语的拼音文字,被称为“土话小经”。“此次抢救性普查,将会全面搜集和记录民间东乡语记音符号,有望形成一种东乡语文字。”
1994年,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制定的《东乡语实用记音符号方案》通过了甘肃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办审订,世界上第一部《东乡语汉语词典》随后出版。此次官方“抢救”保护东乡族语言文字,依据使用情况、分布地域、传承范围和衍变情况,采取分类、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选取锁南坝、汪家集、四甲集三个土语系调查,并将写成甘肃省东乡族语言文字普查、分类评估工作报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