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开展包括景点居民点等11类地名普查
摘要:洋地名、一地多名、重名今后统统规范近30年来,郑州市城市建成区已由80.5平方公里增长到382.7平方公里,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城乡行政区划多次调整等诸多因素,导致
洋地名、一地多名、重名
今后统统规范
近30年来,郑州市城市建成区已由80.5平方公里增长到382.7平方公里,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城乡行政区划多次调整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老地名逐步消失,新地名不断涌现。
昨日上午,郑州晚报记者从市政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用4年时间,全面普查居民点、建筑物、旅游景点等11类地名的名称及相关信息,同时,将对备受市民关注的“洋地名”、“一地多名”等众多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
郑州市拥有众多百年以上历史地名
数据显示,我市符合条件的千年古县有4个,千年古(城)镇有16个,千年古村落有45个,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地名更为众多。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名不断消失,破坏严重,亟须进行抢救和保护。
自1986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郑州已有近30年没有开展过地名普查工作。根据安排,新一轮地名普查从今年7月1日开始,到2018年6月3日结束,历时4年。登封市和金水区(含郑东新区代管原金水区所辖区域)作为试点单位将先期开展普查,其他地方分阶段进行。
此次普查将查清我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地名基础数据,涵盖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大门类,涉及11类,包括行政区域名称,非行政区域名称,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居民点名称,交通运输设施名称,水利、电力、通信设施名称,纪念地与旅游景点名称,建筑物名称,单位名称,陆地水系名称,陆地地形名称等。
清理“洋地名”将先征求居民意见
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郑州也能“周游世界”……这是网友编的郑州地名段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楼盘小区扎堆“取洋名”的现象。同时,关于我市城市道路一地多名、地名重名等问题也受到市民关注。
作为此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市将进一步规范各类地理实体名称。
“‘洋地名’虽然有悖于国家的相关地名规定,但目前已大量存在。”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张向军接受郑州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这部分“洋地名”,将按照我市的相关法规,首先征求相关小区居民的意见,稳妥地进行标准化处理。
呼吁保留有故事的“老郑州”地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市城中村改造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很多村庄已经淹没在城市化进程中,同时很多有特色、有故事的村名已经退出使用,这些村名是否该保留下来呢?如何才能有效地保留?
“我们一直在倡导,希望改造后城中村新建小区,能够尽量保留原来的村庄名称,以此来保留城中村的记忆,留住‘老郑州’的城市记忆。”张向军呼吁说。
张向军同时表示,对于此次地名普查中,市民如果发现不规范的地名,可以及时登录“郑州地名网”进行留言,提出您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郑州晚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