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应让位于灾情
摘要:李晓鹏发生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的仓库大火,导致五位消防战士英勇牺牲。杨小伟、侯宝森、张晓凯、傅仁超、赵子龙,他们均生于1992~1996年,平均年龄仅19岁,正是花
李晓鹏
发生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的仓库大火,导致五位消防战士英勇牺牲。杨小伟、侯宝森、张晓凯、傅仁超、赵子龙,他们均生于1992~1996年,平均年龄仅19岁,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却义无反顾地冲入火场,被坍塌的建筑物掩埋。
素不相识的人们,对这些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卫士,不约而同地在网络上向他们致以敬意,表达哀思。然而,在悲伤的眼泪中,一篇不合时宜的官方通报强行挤入眼角,点燃了人们的情绪。
这篇官方通报发布于1月3日凌晨4时25分,共分三段。第一段用69个字对事件进行了简单概括;第二段用258个字强调了“领导重视”,提到名字的领导有9位,详细介绍了他们的12种头衔,以及他们是如何高度重视、如何具体指挥灭火的; 第三段同样是258个字,简要介绍了灭火工作过程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对于当时已经确认牺牲的三位战士和已经失联的两位战士,仅仅一笔带过。
官样文章冰凉的文笔,蕴含着一股透骨的寒意。发生了如此重大的火灾,一般民众最需要知道的,是及时有效的权威信息,特别是有关灾情和救灾的各种信息,而牺牲战士的亲人以及现场的受灾群众,则需要的是温暖人心的抚慰。对他们来说,代表官方态度的灾情通报,提及牺牲的战士名字,就是一种最应该体现的抚慰。“领导重视”这一条并不是民众最想要知道的信息,根本不应当占据如此多的篇幅和如此靠前的位置。
然而,“领导重视”虽然不是民众最需要知道的,却能够成为当下涉及灾难时最普遍的行文格式,是出于何种动机?领导们通过表达对灾情的重视,无非是成则邀功,败则减罪,向上级和群众表示,领导是重视的,灾难是巨大的,牺牲是难免的。若成功处置灾情,是我们指挥得当,处置有功;若没能有效处置,也足以说明已经尽力而为,事后追究责任,也可算“戴罪立功”。
需要“领导重视”的,还有一系列下级官员。他们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贴近领导,表达对领导英明神武的仰慕之情,因此才会有这种多位领导排着队“现场指挥灭火、救援、救治”怪现状,而真正相关的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等一线主力部门,却谦虚地成了“协助指挥”。
领导不是事事都懂的,这种谦虚,表面上是奉承,实际上是挖坑。扑灭火灾,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作业,自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差池。与之相关的医疗救助、现场维护等也是如此,均应当有成熟的指挥动员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重视”不能代替专业判断,指挥灭火不能代替消防战士。如真像通告中所说的那样,相关与不相关的领导纷纷指挥,现场指挥系统该如何维系?
然而,在各种官方的灾情通报中,这种把“领导重视”放在灾情通报之前的做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只不过“平安哈尔滨”这篇通告,于此用力过猛,在重大的牺牲面前,显得过于突兀,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几年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感召下,媒体对领导干部的报道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视角更加亲民,行文更加贴近,赢得了受众普遍欢迎。然而,灾难通报却如此冰冷,浑不把群众关切当回事,而是从“领导重视”出发行文布局,不能不说是逆潮流而动。建议有关部门在准备类似通报时,先讲灾难,再提领导。
责任编辑:wtt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