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80后艺人1元硬币上捏18罗汉
摘要:新乡80后艺人痴迷面塑 1元硬币上捏18罗汉 做这种微型面塑,需要艺人精神高度集中,因为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将小面塑毁于一旦。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面塑是中国民间
新乡80后艺人痴迷面塑 1元硬币上捏18罗汉 做这种微型面塑,需要艺人精神高度集中,因为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将小面塑毁于一旦。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面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曾经,它们只是人们在庙会上把玩的小玩意儿,难登大雅之堂,但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正作为艺术品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喜爱。腾讯·大豫网《企鹅爱河南》打造出代表河南18地市的特制小Q,游走18地市,发掘河南特色。新乡长垣被称厨师之乡,小Q到了新乡,变身小厨师,现在,就跟它一起寻访80后面塑艺人刘玉伟,欣赏面塑的奥妙吧! 刘玉伟是土生土长的新乡人,80后的他接触面塑已经有十几年。因为家境贫寒,十几岁时,他便到一家酒店当厨师学徒,偶然的机会,他对食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不断深入,他开始接触到面塑,并越陷越深。如今,刘玉伟早已不做厨师,而成了“面人”,他的面塑作品人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面塑跳脱于掌心上的艺术,讲究“巧、润、透、精”,从揉面到配色再到塑形,每一步对最终作品的好坏都十分重要。 揉面看似简单,却也十分讲究,它关系到面塑作品是否能长期保存,并且不开裂变形。除了要研究出合适的配方,“手感”也十分重要。刘玉伟的车上时常放着一些小面团,等红灯的空当,他习惯性的将面团拿到手里揉捏,“这样能保持手感。” 小小的昆虫被捏的惟妙惟肖,触角足可以假乱真,而做这些的材料,是属于面塑艺人自己的“秘方“。 塑刀、滚子、压板、剪刀……面塑所需要的工具说繁也简,说简也繁。对于有些作品,艺人在手中几经揉捏,辗转腾挪间艺术形象便可脱手而成,但对于另一些作品,则需要仔细的琢磨,从用色、形态,乃至作品传达出的精气神儿,无不需要面塑艺人专业的技巧和文化修为。 小小的1元硬币上放着四个面塑罗汉,虽然个头小,但仔细看过去,这些罗汉细节完整、形态各异,当得起“精致”二字。最多的时候,刘玉伟曾在1元硬币上捏出18个不同罗汉,惹人惊叹。 这些看起来精美的“袖珍罗汉”,捏起来对艺人的眼神和技能都是考验。接触面塑十几年,刘玉伟捏成一个小罗汉仅需几分钟功夫。 更多的时候,捏面塑凭的是艺人的经验和悟性,从哪里下刀、呈何种形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刘玉伟的工作室,摆满了他的各种作品:慈眉善目的菩萨、色彩艳丽的罗汉、夸张化的艺术人物,微妙之处自有气韵,价格也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如今,刘玉伟是新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的代表性继承人,作品曾屡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在刘玉伟的家里,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摆放着他从学面塑至今各个时期的面塑作品。众多艺术作品承载着主人的热爱,也见证者他的进步与功力。 这些色彩明艳、具有浓浓中国味儿的娃娃,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艺人自己的创新,个个憨态可掬。 受到父亲影响,刘玉伟的女儿也十分喜爱面塑,孩子的面塑用色大胆,鲜活有趣。图为小女孩儿在介绍自己的面塑作品——天鹅王子和天鹅公主。 刘玉伟表示,他希望传统文化以年轻人熟悉的方式得到传播,希望面塑能作为艺术被欣赏。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腾讯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