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国内游

川藏游记

2015-04-17 10:44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k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久有凌云志,驾车去西藏。今年7月,终得成行。尽管之前备足了功课,但千山万水、重重危机还是远远超乎想象。本以为自然美景最好的记录方式应该是相机,可在这大美山水面前

川藏游记

作者:赵刚

 

 

自  序

    久有凌云志,驾车去西藏。今年7月,终得成行。尽管之前备足了功课,但千山万水、重重危机还是远远超乎想象。本以为自然美景最好的记录方式应该是相机,可在这大美山水面前,一切表达都显得苍白、肤浅。然而河山壮美,激荡我心,禁不住拿起笔来,写下我的一点儿亲历、实感,以资纪念。

2014年8月  

蜀道

四川盆地群山环绕,出入不易,进出成都平原的道路皆崎岖难行。约从秦国穆公时代起,蜀地渐与中原交通往来。关中平原经汉中入蜀的险道蜿蜒在丛山峻岭间,是中原与蜀地往来的必经之路,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伟大的唐朝诗人李白一首《蜀道难》,宛若仙音临世,使得这雄关险道焕然成为华夏文明的象征性记忆。

李太白羽化登仙,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年慨叹,倒成了我等俗人梦里的想往。

    到了剑阁,我们就下了高速,去追寻李白笔下的蜀道难。真是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近代以来,不断增长的生产力已经把古蜀道彻底改变了模样。尤其是那些雄关险隘,大刀阔斧之后更是面目全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古蜀道早已不复存在。凭望那关隘遗迹,尚能依稀遥想当年络绎不绝的商旅在山间跋涉,一幕幕历史大剧在这万夫莫开的雄关前上演。既然不复当年“难于上青天”原始自然之势,就让我梦回唐朝与李白对酒共赏吧。

怅然而行,路至相对平缓之处,大概由于地势原因,路基未曾变动,古道风貌透过现实的遮挡渐渐显露出来。七曲山大庙层林冠盖,古刹幽深,香烟缭绕,钟鼓不绝,蜀道古韵经此渲染,顿觉本色依然。整修过的公路依着起伏的地势在山间逶迤前行,两侧山峦植被茂密,夹道而生的千年古柏绵延不绝,它们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挺拔而遒劲。这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翠柏,实乃蜀道精彩之处,古风遗韵由此弥漫开来,满满地装在我的心间。沿路依山就势兴建的仿古建筑古朴自然,颇具匠心。但过于稠密、拥塞,开发经营思路很好,亦当知过犹不及。

    行走在这古韵悠然的蜀道上,处处草木繁盛,参天古柏夹道,浓荫蔽日,夏无酷热。择一静处品茗歇息,确有去国还乡,千载回望,天地悠悠,苍然我心之感!

 

都江堰

跟着导航仪,一直走到都江堰大门口才停了下来。现在的大门像是过去的牌坊,那牌坊质朴古拙的模样,颇有味道。过去大概不需要大门,去看看不会要钱。

本次旅行的主题是自然山川,可我就是想看看这古人留下都江堰。我神往它承载着中华先人简易、质朴、师法天地的伟大智慧;我感念他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生机勃发;我珍视它是仅存的,活着的,活了两千多年的人类文化遗产。

成都东北几十里外的都江堰,将发源于岷山雪峰的滔滔岷江巧妙地分流到成都平原,造就了永无饥馑的天府之国。千百年来,充裕的物产,支撑着第一人口大省,都江堰也已是泱泱人口聚集的城市。

    都江堰市规模不大,城市格局开阔,市井整洁,管理有序。以旅游为中心的城市定位思路清晰,处处都能感受到对都江堰的呵护。独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小气候,生生不已的巴蜀文化气息,深深地吸引了我。经分流的渠水穿城而过,水势宏大,声若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虽然正值酷暑,但岷江雪水却将热浪一扫而空,送来宜人的清凉。站在横跨其上的风雨桥上,感受江水轰鸣而下,江风扑面而来,震人心魄,荡气回肠!

都江堰已经多次改造,都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加大分流。在人类无限欲望的黑洞面前,这滔滔岷江,杯水车薪否?李冰父子师法天地自然,伟大的中华智慧就渗透在每一寸江堰里。自诩不断文明进步的华夏子孙,应该更加睿智,把控自我,永远与这大美山水共生共荣。我不太自信,为了子孙后代,我强迫自己这么想。

 

 

雅安

从一座大山隧道里钻出来,迎面就是雅安城。那么长的隧道,那么险峻的高山,想来,雅安当年是个多么闭塞的地方。古老、宁静的雅安小镇,孕育在茶马古道旁。随着318国道的不断改善,小城也日渐扩展。而今,人口稠密,市井纵横,显得喧闹起来。

雅安果然雨城,从我们到那儿,雨就没停过。充沛的降水使得小城处处郁郁葱葱,空气清新而透彻。坐在江边品尝雅鱼,雅鱼没给我多少好感,穿城而过的大江着实打动了我。布满卵石的河床甚为平阔,急流而下的江水冲撞着岩石,哗哗作响。颇有韵味的仿古风雨桥,就横跨在轻雾弥漫的大江之上。礁石上凭钓大江急流的渔者,够爽,真想下去痛痛痛快快钓一回。

投宿在一家干净整洁的旅店,接待小姐精致小巧,颇具雅女情致。旅店紧挨着一条尚未改建的老街,小街两边挤满了略显低矮的古旧建筑,木质结构的门廊,陶制小瓦的屋顶,沿街密布着小商小贩,生意不甚兴旺。在街上逛一下,反而觉得亲切而闲适,对,这才是生活的味道。

城外那建在绝壁上的天梯,是个健身和考验胆量的好去处。 

雅安,美好的相会.

离开雅安的早晨,天晴了,晴得那么通透。连年的阴雨,如此阳光灿烂,并不多见,我们真是幸运。伴着阳光带来的好心情,向着二郎山进发。

 

二呀么,二郎山

    出城不久,破路、尘土、拥堵、喧嚣迅速污染了我的心绪

。苦等许久之后,才慢慢走上较好的山区公路,渐渐地,拥堵不在。峰回路转,蓝天白云,飞瀑流水展现在眼前。山路在苍翠的山崖间折叠盘旋,我举着相机捕捉眼前这美不胜收的画面,忘情在这大美的山水之间,没有了语言。相机胜过语言,什么又能代替得了身临其境之感呢?这就是旅游的魅力。

盘山公路转过一个大弯,现出一片喧闹的人群,著名的二郎山隧道就在眼前。“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这歌声在我们心头飘荡了几十年,此时,她就在我的眼前,我就在她俊美的峰巅。

二郎山伫立在川藏茶马古道的要冲。蜿蜒曲折在崇山峻岭间的古老商道从这里攀援而上,越过出川的第一座大山。茶马古道从成都平原至此一跃而上,相对高差几千米,她宏大的体量遮蔽了天边,结结实实地给人来了个下马威。

六十年代,人拉肩扛的条件,川藏公路筑上了二郎山,是怎样的壮志豪情高过了这万丈的二郎山呐!站在《二郎山》壮歌纪念碑前,我敬畏二郎山和大自然,更感佩人类的不屈不挠和顽强。7千米的二郎山隧道使这千年商道天堑变通途,但也让老臧这等吃饱饭,没事儿干,挂着单反瞎球转的人,登不上山顶,留下了遗憾。

 

 

 

泸定桥   

    出了隧道,站在险路边向左下方望去,一条浑浊的河流深深地切入峡谷底部,两侧黄褐色的山体显得干涸而荒芜,远处的江边,沿江依山就势的建筑,大概就是川藏天险——泸定。

一路下行开进泸定小镇。夹着大渡河而建的泸定,更显局促而杂乱。刚开发的商铺拥挤地塞满了江岸,你如果不留神,恐怕就找不到蜚声中外的泸定桥。因桥而名的小城规划、定位甚不搭调儿。

走进桥头堡,乍看这江、这桥并不甚壮阔。上得桥来,方知刚才的先见全然错误,两侧仅有两根铁链做桥栏,脚下是漏空的木板铺成的桥面,十八根铁链悬吊在奔涌翻滚的大江之上,桥随着人、风、江水的波涛不停地摇晃。几十米下奔腾的江水令人目眩。我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随着人流过得桥来,出了桥头堡,迎面即是乾隆亲书的高大石碑。桥头堡上的御笔横匾“泸定桥”三个大字厚重而沉稳,两侧对联:“上下影瑤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又给人出乎意料的趣味与轻松。古人风雅,值得玩味。抚摸着粗壮遒劲的铁链和斑驳稳固的镇石,更觉它古朴厚重的质感。

 

    泸定桥闻名天下,皆因不到百年的历史空间里,两次惊人相似的历史活剧在此上演。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3万雄兵抵达泸定下游的安顺场,不知何故,耽搁了三日,未能及时渡河。不料汛期提前而至,暴涨的洪水旋即成为太平军难以逾越的屏障。川康总督骆铭章兵贵神速,将石达开围歼于此。死伤殆尽、走投无路的石达开最后决定用自己换取部下性命。结局是他被绑缚成都凌迟,他的太平军壮士悲歌,烟消云散。

 

70多年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却在这儿谱写了一曲绝地求生的壮歌。1935年5月,被蒋介石围追堵截,仅剩3万红军的毛泽东,无奈之下,也来到大渡河边的安顺场。蒋介石部署妥当,吩咐刘文辉如法收网,并亲书对联预祝大功:“川康救世主,当今骆铭章”。红军安顺场渡河不成,毛泽东迅即派出虎将二杨(杨成武、杨得志)溯江而上,一昼夜行军240里山路,如神兵天降般占领大桥对岸,18名天神般的勇士硬是从拆掉桥板的铁链上爬过去,夺下了这令红军命悬一线的泸定桥。毛泽东一生中最惊险的豪赌,骤然成为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

据传,渡河之前,毛泽东曾与一前清老秀才相见,请教石达开覆灭的原因,秀才曰:此死地也。开临河得子,喜宴三日,河神怒,以此覆灭。毛泽东颔首不语。

毛泽东从这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石达开在这里留下了千古遗憾!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石达开和他的弟兄,从这儿匆匆走过的脚步和背影,似远又近,你驻足桥边,能听到,也能看见。

折多山

折多山的确叫人难忘,即使你经历过千山万水。

横亘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折多山,俯瞰着四川盆地。川藏线西出成都平原后,虽经山川沟壑,却依然在高原之下徘徊,及至千折百回、攀援而上折多山,方才真正上得高原。当我们沿着无尽曲折盘旋的山路到达山顶时,空旷开阔的山顶,飘动的经幡,并没给我多少特别感。推开车门,下得车来,冷冷的风,飘散的雾,刺激着你的感官。举步前行,开始感觉头晕胸闷、周身无力起来,如此强烈的高原反应,平生第一次。往日自视身强力壮的我一下儿没了主张。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缓慢地朝折多山标志碑走去。那儿正有一群兴高采烈的人们拍照。啊,我真的来到了青藏高原。

4300米的高度,在青藏高原简直就不能叫做山。但川藏线由此一跃而上,众多进藏客顿感不适,甚至头晕目眩。在这儿,青藏高原用它的方式迎接你,告诉你,这就是青藏高原。也难怪,折多山在川藏线上名头儿甚响。

越过折多山,公路沿着较为平缓的山势一路下行,渐渐地,两侧山地与山下开阔的河谷草场连在了一起。山坡上散放着牦牛,河谷里随风摇曳着青稞,色彩醒目的藏式民居点缀其间,一派浓郁的藏式田园风情映入眼帘。

 

远远地,一个小镇,汉式、藏式的房屋散乱地建在公路两旁,新都桥到了。地处折多山下的新都桥,是一个藏区小镇,人口稀少。镇上房屋大多是汉人所建,不论汉式还是藏式。商业单一,基本都是围绕着川藏线上往来留宿的客商。我们投宿的藏式旅店,就属于一家四川人。老板娘商道儿熟练,嘘寒问暖,热情爽朗,就是给上的牦牛肉嚼不烂。

    在新都桥,我们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稍有缓解,可珍却不见好转,反而头疼起来,以为感冒,很是紧张,吃了不少抗感冒药。我嘴唇发紫,头晕无力,躺在床上,心通通地跳,许久难以入睡。开始想着返回去,想想刚走过的破碎凶险的山路,想想来时的雄心壮志,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吧......

 

 

理塘,巴塘   

出发之前,遇见俩儿胖大的北京哥们儿,折多山上晕倒一个,在此歇了两三天,还未完全好转。告诉我们,前面隧道施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通车,吓了我们一跳,川藏线上这可是常事儿。打探消息之后,虚惊一场。

从新都桥出发之后,真就遇上了隧道施工,公路改道。在磕磕绊绊的简易坡道上,我们缓慢地爬上了攀登高尔寺山的盘山公路。坑洼不平的路面,不见终点的攀爬......不知过了多久,面前山势渐缓,周围的地形开阔起来,一大片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飘扬,我们站在了高尔寺山顶......一藏民至,示意缴纳10元停车费。哎!这刁民之技,连5000米之上的藏人也学会了。

下山的路途依然艰辛,破碎的路,飞扬的土,颠簸中,我们往山下走去。不久,路况好转,山路开始在起伏不大的山坡上盘绕,浓绿的草场依着山势尽情铺展开去,云朵在草地上投下一团团墨色阴影,一直延伸到远方无尽的山峦。蓝得醉人的天,白得耀眼的云,生机盎然的草原,无限辽远的时空,我在其间。我行在天上,我行在天上云中草原。我想永远行在天上,可高原反应生硬地把我拉向人间。刚才行走的山坡,看似起伏不大,我们实际已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原。珍被缺氧彻底击垮,头疼呕吐,痛苦异常。顾不了天上美景无限,我们一刻不敢停留,向世界最高城___理塘县城奔去(海拔4200米)。

 

    进了理塘,急急忙忙来到县医院,整个县医院就两个医生。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平淡地说:“没事,吸点氧,到巴塘就好了。2400米的巴塘简直就是珍的救命稻草啊!买了氧气包,我们像得了仙人指路般向巴塘奔去。真是上帝保佑,理塘至巴塘的170公里道路简直像高速公路一般,路面平整,人车稀少。两个小时的路程,珍躺在后座上吸氧,头沉重地压在我的右腿上,叫我腿脚麻木,动弹不得。哎!这要是个十八岁的珍该多好啊。48的老娘们儿压在腿上两个小时,啥感觉?要不你试试?!

    傍晚时分,我们赶到巴塘。几番周折,终于在一排古柏庇护的寺庙背后找到了医院。需两人方能合抱的古柏表明了寺庙的历史久远。县医院刚刚落成,空无人气。医院门前有两个保安,二楼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值班。除了几波高原反应的进藏客,并无本地病人。略矮胖的中年汉族女医生,皮肤白皙,待人平淡,不失专业素养。简单诊断后,开始输液。未至结束,珍症状即行解除。一结账,140元。抗高反只是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啊!还有一哥们儿,4片安定5元人民币。我不敢理论,老婆还捏在人家手里呢。巴塘海拔2400米,进藏客蜂拥而至,小城顿时车满为患,家家旅店爆满。平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个住处。回到旅店已是10点多,吃了桶方便面,洗洗,睡了吧!

    

    夜宿巴塘,尽管住宿条件较差,但2400米的高度让我们暂别了缺氧的感觉,休息甚好。

早晨,沿街小饭馆生意格外的好,暴增的进藏客把熟食一扫而空。他们不但需要早餐,而且都在为未知的旅途囤积粮草,最为紧俏的是熟鸡蛋。下手晚了,真是一蛋难求。我们吃早点的小饭铺,简易的小店干净而整洁,老板是河南老乡,久违的乡音一下儿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夫妇二人一边麻利地操持着手里的活计,一边亲热地和我们唠起了家常。二十年前,经亲朋指点,小夫妻二人离乡背井,远涉千山万水在这儿生存下来。而今,衣食有余,还养育大了一双儿女,大儿子在兰州读大学,小女儿在成都读专科.....音容笑貌里满是平实的幸福。

在我心里,这对儿勤劳朴实的夫妇,质朴而浪漫,勇敢又坚韧,就是这浮嚣尘世里的金沙!

 

行在险途

    出于对高原反应的担忧,在巴塘休整的夜里,我和平对着地图上下左右反复算计,最后,还是无奈地选择了3800米的左贡作为下一落脚点。

离开巴塘之后.就开始有规律的高原之路。先是沿着河谷向上游逐渐攀升,行至最前方,是一座高过天边的大山。刚刚容下两车交错的公路开始顺着山势盘旋而上。无穷无尽的盘旋,高至云端的山巅。上面有难以预料的落石,下面是令人目眩的万丈悬崖。车行在外侧,突遇两车交会,顿感心惊肉跳,紧张异常。行在这路上,我紧紧地握着方向盘,手心里浸满冷汗,两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路面,不敢丝毫松懈。不多久,神情高度紧张的我感觉疲惫起来,为了打起精神,我使出看家绝技——掐大腿帮子。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男人,就要对自己下手狠点儿。掐了几回之后,也不管用。算了,交给老臧吧。哎,白掐了。

近二十年驾龄的老臧接手之后,车子变得轻快,气氛也轻松起来。宗巴拉山口高入云端,我们在盘山公路上折叠盘绕,一步步向上爬去。转过一个“Z”形的弯,前面一辆十多米长的重型卡车正奋力向上缓慢攀爬,我们以十几公里的速度跟在其后。老臧看准时机开始超车,刚至前车一半处,迎面直冲下一辆大卡车来,迅即,巨大的卡车头伴着刺耳的刹车声扑面而来。我惊愕地看着排山倒海般冲来的大车,心里突然空了......最后,它居然在距我不足一米的山路上神奇地停了下来。在两个暴怒司机的辱骂和卡车的轰鸣声中,我们低头不语,默默离开。此时,我才回过神儿来,刚才我们完了!

川藏路乃西藏命脉,是大宗物质是必经之路,大型卡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进藏的卡车都是重载,甚至超重,出藏的卡车基本空车。刚才那辆大车正好是出藏的空车,如果是重车下坡......停车休息,惊魂方定。

    驾车川藏线的戒律说:没有十二分的把握,不得超车。因为高原缺氧,油料燃烧不充分,发动机功率大减,更加之山高路险,故而,随意超车乃高原大忌。

收拾前行,更遥远的险途,更引人入胜的风景正等待着我们。一路上,我们尽量不谈论所处的海拔高度,怕引起已经高反强烈的珍紧张,反应加剧。在峡谷里穿行后翻越四千多米的拉乌山,几个小时高强度紧张驾驶,让我身心疲惫。

行在巨大的峡谷里,向下方望去,偶有色彩醒目的藏式民居,孤孤单单地散落在山间的台地上,浓绿的树丛簇拥在周围。依山就势的农田开垦在沟壑中,郁郁葱葱的青稞,金黄亮丽的油菜花,一处处,一片片,点缀在空寂而荒芜的褐色山谷里,强烈的色彩对比,仿佛神来之笔,别样的生机之美,令人惊异。

    有人曾说,西藏之旅是“眼睛上天堂,身心下地狱”。此时,我只能算刚上高原,尚无话语权。

 

 

左贡之囧

傍晚时分,我们幸运地从5300米的东达山上开下来,平安抵达左贡县城。

左贡是众多进藏客的必须停留之地.尽管它高居于海拔3800米之上,多数人高原反应强烈,但它恰在巴塘至波密600多公里绵延不绝的大山中点。绝大多数进藏客选择它歇息,纯属无奈之举。

众多留宿的车辆,在傍晚时分拥堵在左贡街头,只有内地乡镇规模的县城被各种车辆迅速塞满。尽管城镇的商业针对的是留宿商旅,但夏季进藏高峰的人流还是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旅店爆满,价格飞涨。普通旅店的标间都蹿升至380元以上。我在街头的旅店间奔走,寻找合适的住处,好尽快救治严重反应的珍。

 

恰在此时,我发现左后轮胎坏了。哎!真是漏屋又逢雨呀。

我和平手忙脚乱地开始抢修,本已拥堵的街道被彻底阻断,我们周围站满了各色人等。紧张关头,两个汽车兵迅速很专业地帮我们把备胎换好,非常感谢。天色已晚,在这儿,没有备胎的危险可想而知。我和平顾不上高反严重的珍在路旁苦苦等待,去找轮胎店,据说仅此一家。开轮胎店的是一对贵州夫妻。精廋的老板很专业,找遍轮胎库,只找到了一只205/55/R16的轮胎,不对型号,老板说肯定能凑合着用。哎,凑合吧!别无他方。以后买车,这就是个教训。最大众的车就是最好的车!老板娘出来,一口价:860元。我任宰一刀。顾不上心疼,快去找医院救老婆。10点多的医院,前后门都关住。我前门喊来后门叫,进得医院后,整个医院静悄悄地空无一人,在二楼亮灯的医生门前等了十多分钟,一个年轻的藏族女医生才缓慢走了出来。之后输液、吸氧,一小时后珍症状缓解。一算账,输液吸氧130元,充一袋氧气50元,半袋30元。我的娘啊,这是抢啊!我的肝儿都碎了!凌晨将近1时左右,我才揣着破碎的心肝儿疲惫地躺在床上。

 

 

 

99拐

折腾了一夜,睡了一会儿。左贡实在太高,我也不能入睡。8:20离开左贡,开始向波密进发。路依旧是沿着河谷蜿蜒前行,蓝天白云青草地,无人照看的牦牛徜徉在山坡上。行在路上,要比在旅店休整惬意得多。迎面而来的大山骤然击碎了我的惬意,异乎寻常的山势使我不由自主地将油门踩到了底。发动机在轰鸣中转速开始缓慢提升,可车速依然在30——40KM/小时间徘徊,缺氧的高原,陡峭的大山。来了,更大的大山就在面前。山路在峭壁上盘旋而上,外侧并无任何标示。庞大的货运卡车直冲下来,我在仅够两车错过的山道上尽量往边儿上靠,车窗外的万丈深渊使我心惊肉跳、浑身冷汗......我尽量收窄视线,紧盯着前方30米左右的路面。无尽的攀爬,无尽的盘旋.....到得山顶,方知此乃川藏线上大名鼎鼎的“99拐”!山顶护栏留有“18岁我到此一拐”。幽默、豁达、少年豪气洋溢其间,深得我心!

 

 

美哉,川藏线

    川藏线基本都在一个又一个峡谷中穿行,峡谷尽头是耸立在云端的山口。站在山口回首眺望,在绵延无尽的巨大峡谷一侧,路就像挂在山腰里盘绕曲折的细线,蚂蚁般蠕动的汽车,愈发显得渺小而无助。试想其中危险,不免倒吸一口凉气。绵延一两百公里深不可测的巨大峡谷各具魅力,壮美异常。不同峡谷里迥异的小气候使得川藏线上气象万千,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儿不是戏言。真乃无限风光、无限凶险的川藏路。

行走川藏线,美在路上,在路上,乃其中要义。有种你就备足粮草,带上帐篷,别投宿,更过瘾。    

    车下99拐,山路开始沿着陡峭的峡谷西走,高耸两侧的大山渐渐失去了所有生机。褐色的山岩,浑浊的江水,风化的岩石裸露在炽烈的阳光下,湍急的涛声回响在峡谷里,没有一丝人间迹象。壁立千仞的大山,上有蓝天白云,下有急流峡谷,雄浑壮美,摄人心魄。身临其境,恍如火星。我们为其命名曰“火星峡谷”。

 

怒江桥

出了火星峡谷,车沿着江边的山崖曲折前行,一条浑浊汹涌的大江在悬崖之下奔腾咆哮。转过山崖,前方路边的悬崖上突兀起几栋整齐、威严的建筑,“军事重地”四个大字标示在高墙上。在高墙建筑和悬崖的夹持中前行了50米左右,路猛然向左一拐,一座雄浑的钢铁大桥横亘在汹涌的大江之上,透过桥栏望去,两侧棕红色巨岩状如斧劈,紧紧地夹持着奔涌而下的浑浊江水,盛大的急流如万头狂怒的怪兽夺路而来,煞是壮观!铁桥上三个遒劲的大字赫然在目:怒江桥,奥,如此气势,原来是大名远播的滔滔怒江。狂怒之势,名不虚传!遗憾的是军事警戒,更加之那路根本就没法停车,未能拍摄。

 

                           如美竹卡大桥

波密  

    去波密的路上途径邦达、巴苏二县未及停留。沿途风光,万千景象。

车过巴苏,山谷两侧涌现出茂密的森林,远方的天边是云雾遮掩的雪山,眼前是绿意盎然的原始森林,脚下是湍急喧嚣的急流峡谷,扑面而来的是单纯热烈的阳光、洁净野性的空气,真真乃“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我们已经来到了天堂!

在无尽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我恍若梦中。下了一个缓坡儿,汽车一下儿从森林里钻了出来,一座精致的小城豁然呈现在眼前。波密到了。整洁而宁静的波密,坐落在雪山和森林的环抱之中。无边无尽茂密的森林一直蔓延到高山之巅,白纱一般的云,飘荡在墨绿色的山林间。皑皑雪峰仿佛是从天上探出头来,在蓝天和森林的映衬下,格外靓丽而圣洁。一条宽阔的急流从密林中冲出,在城边绕了个弯儿,向远方奔腾而去。徜徉在波密街头,仰望着云间的雪山、如梦似幻,俨然童话一般。

波密海拔较低,宜人居住,故而商铺林立,物质丰富,过往商客云集,颇具生机。

夜宿小城外藏式旅店,处在森林边缘,窗外远观森林雪山,近看奔涌而过的江水,涛声伴我入眠。我爱上了波密。这童话般的小城。

 

 

出波密

    告别波密,心里生出一份留恋,是童年般的留恋,纯洁、简单。

    从巴苏至波密的一两百公里,我们一直在浓密的森林里穿行,一直生长至大山之巅的原始森林,连绵不绝,无比壮美。那是我儿时在父亲集下的邮票上见到的景象,也是我永久的想往。今天,这真情实景,和儿时的梦想叠加在一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

早晨下起的小雨没有停歇的迹象。我们一出波密就钻进了茂密的森林,雾岚弥漫在山林间,森林的叶梢上挂着晶亮的雨滴,浓浓的绿随风滴落下来,砸在前挡玻璃上,四散开去,这醉人的绿啊!

 

雾霭之中,两岸山林如隐如现,左侧伴行的激流渐行渐阔,展现出别样的壮阔之美。车行在林间,两侧巨大的松树枝上苔

状植物垂挂下来,你时常生出一种时空变幻的错觉来。高等级公路在这没有尽头的森林隧道中穿行,空寂、悠远,恍若梦中!

刚才老臧所言,凡不乘飞机、火车进藏者,都是好汉。旅途是对每个人体能、意志、胆量、技能的极大考验。鄙人甚以为然。

 

 

 

鲁朗峡谷

车过通麦,景色壮美依然。路坏了。原因是隧道施工所致。通麦临时大桥为钢制吊桥,由士兵把守,单车单行通过,等候的车队排了很长。停车和哨兵聊天,他说,前天附近悬崖掉下一辆车,死了四个。我们吃了一惊。我以为过桥之后会好些,不料,过桥之后是14公里坑洼不平的沿江悬崖险路。行在路上才知道,不但左边的悬崖急流是个问题,坑洼、石头还不停地挑战着你的车况和车技。行至一公里左右,前方开始堵车,下车歇息。两侧大山森林密布,云气雾霭弥漫山间,悬崖下湍急的江水声若万马奔腾。着什么急呀?在这儿等候,不也是一种别样的旅游体验么?

平前往打探之后来报:前方大车塞路,寸步难行。尻死!(正阳方言,“糟糕”的意思)

在这儿等吧,在车上睡一夜吧,我们带的干粮还够。川藏线上,这事儿不稀奇。

3个多小时后,路通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在乱石与塌方中一步步挪了过来。真可谓处处危情,步步惊心。刚才是悬崖险路的一半路基塌方掉进了江里。

前行不到一公里,两辆车停在前面。原来,山上冲下的急流漫过了公路,约有半个车轮深,水势甚急。鲁朗峡谷气候多变,不能等,我们决定都不下车,增大压力,以免车被水冲走,左侧可是峡谷激流啊。我心里默默祈祷,小心翼翼地开了过去。上帝保佑!通麦地处雨区,如果这多雨的天气下起雨来,那可如何是好啊啊啊。看哪个傻X敢在这儿旅游体验吧!

 

    过后,老臧才告诉我,鲁朗峡谷号称川藏线上的死亡之路,之前不敢告诉我们,怕把我们吓着。我有那么胆小吗?说真的,得谢谢他。此言不虚!

 

 

 

 

八一

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坐落在尼洋河谷地。湍急的尼洋河在这里舒缓开来,河谷渐渐开阔,河水在大大小小的沙洲间散开。两岸宽阔的土地生长着各种农作物,田地规整,井然有序。山坡上各色藏式民居星星点点散落在绿树丛中,一派欣欣向荣的富庶之象。号称藏区江南的林芝,就孕育在这富饶的尼洋河谷地。八一镇显然在重新规划建设,一如内地各个城市新区。新城区由各地援建,功能完备,更显舒朗。商旅聚集,催生出各地美食。那小小的陕西面馆一碗biangbiang面,颇为地道,叫人回味。

夜宿体育馆旁整洁的宾馆,远离老城区,窗外是一小块儿肥沃的土地,果树上挂着青涩的果子,树下栽种着几畦各样蔬菜,一片葱绿,显得格外安静。

八一镇海拔较低,气候宜人,难得的休整之地。痛吃了一回藏地名吃“石锅鸡”,小锅300元,贼贵。

 

 

 

拉萨,拉萨

     爬上令人敬畏的米拉山口,本想在山上停留一会儿,5008米的高度,和严重高反的珍,让我们不敢丝毫怠慢,匆匆忙忙钻进车里,一路下行向拉萨驰去。

下午4点左右,抵达距拉萨二十多公里的远郊,318国道改建工程规模宏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道路坎坷难行,车辆拥挤,几十里外的拉萨又显得遥远起来。道路上飞扬的尘土遮蔽了我对拉萨的美好向往。转过一个山坡,远远地,看见拉萨方向乌云笼罩了山峦,浓浓的云沿着山谷弥漫开去,乌云之下无尽的轻纱垂挂下来,下雨了。果然,前行不久,我们就钻进了大雨之中。这雨来得异常迅猛,势如倾盆。转瞬之间我们就被如注的雨水和溅起的水雾笼罩,辩不清前方的路况。好,雨乃吉兆,大雨洗我一路风尘,大吉大利!车进市区,雨势渐弱,我们凭着感觉朝拉萨繁华之处开去。一路走过,眼前实景不停地修改着我大脑里以往的内存,眼前的拉萨一如内地一座普通的地级城市,并无显著特色。也难怪,藏人需求简单,基本就不做生意,西藏城镇商业功能的主体和客体基本都是汉人。以多层为主的城市建筑在拉萨河两岸密密扎扎铺展开来,街巷规划不甚整齐,倒也干净整洁。

经进藏老乡介绍,我们投宿在一家庭旅馆。旅店在一套二层民居中经营,客厅雅致,房间整洁。庭院空地用卵石铺就,栽种着不知名的花草,鲜艳的花儿点缀在嫩绿间,给了这高原庭院别样的情调。老板娘是一个年轻的成都女子,曾经在都市打拼,因向往自在,遂逃离喧嚣,来此开店。旺季经营,淡季旅行,不问魏晋,逍遥人生。这女子黑发飘逸,颇有文艺青年三毛的模样,虽不甚漂亮,倒也不俗。真性情也!

 

在布达拉宫遇一老乡,告诉我,他们在鲁朗峡谷等了14个小时。别样的旅游体验啊!

    我知道,以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为中心的拉萨,核心功能是宗教和政治。身临其境,它独特而浓重的宗教文化氛围,依然让我有触目惊心之感。独特的信仰,独特的人文,独特的地域,这是一个与你我不同的世界,令人尊重。

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幸福观。尊重任何民族自主的文化选择;尊重发自内心的精神寄托;不否认任何未知的领域。我愿意持这样较为理性的观点。叔本华说:须知参差多彩是世界的本源。是啊,世界应该多彩。

藏域文化根植在风餐露宿、叩拜朝圣的信徒心里,在朝朝暮暮转经的人流中生生不已地繁衍,在这广袤的高原上幻化出独具魅力的价值,无以替代。

近代以来,自诩文明进步的西方强势文化,似汹涌大潮般席卷了这个世界。镇定之后,人们渐渐意识到,这种穷奢极欲的所谓现代文明,终将是自掘坟墓。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欲壑难填的怪兽,妄图通过不断满足欲望来寻求幸福感,这与吸食毒品有些类似,恐怕不是明智之举。文化的全球化风潮势不可挡,福兮?祸兮?

    人类需要智慧的指引。怎样的指引是智慧的呢?

 藏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青稞、糌粑、酥油茶,依靠着简单的物质,追求着神圣的精神天堂,充实而幸福,与穷奢极欲的所谓现代文明迥乎不同。这传统、自然、鲜活而又生动的文化,是高原永葆清澈纯净的不二选择。在全球环境危机的今天,保持这种文化的纯洁,对中国,对世界,用一句老套一点的话来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沿途所见,污染严重!

 

青藏线

下午3点多,离开拉萨,不久,天下起雨来。那天,进拉萨时雷雨大作,为我洗去一路风尘;今天,出拉萨,小雨拂面,送我一路吉祥。赵真人犹龙乎?

地图上看,到那曲只有300多公里,依据以往的经验,我和老臧并不敢轻视。

出拉萨的青藏线一路往东地势迅速抬高,很快上升至4500米以上,这就意味着整个青藏线基本都在四千多米的高原上。这个高度,50%的空气含氧量,理论上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生命禁区,尤其是像我们这种进藏客。翻过4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长时间在那个高度上停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根据自身情况,计划一站那曲,第二天一定要抵达格尔木,下高原。

道路两边是起伏不大是草地,让我时常产生错觉,忘记自己身处高原。青藏公路在起伏不大的丘陵地上逶迤前行,渐渐地,高原草场失去了葱郁的景象,间或有零星的牦牛散放在其间。

 

那曲

时断时续的道路维修,300公里的路程,让我们奔波了近7个小时,抵达那曲,已是傍晚。天下着雨,那曲城一如它阴冷的天气,冷清而萧瑟。破烂的街道上淌着肮脏的水,冷落的商铺前几个默默的行人。娱乐场所倒是火热异常,这儿的社情、商情可不是表面能解的,据说藏民很是有钱,他们有独特的消费需求。我一家又一家搜寻着合适的旅店,总体情况是肮脏而昂贵。4200米的海拔害得我们几乎整夜不能入睡,尽管还申请了增氧服务。我们在这儿真不能呆啊!尽管科学上认为这儿已是生命禁区,可这儿不但有人,还有一个叫那曲的城镇!人类真是这个星球上最厉害的动物。

 

早晨7点,我们匆匆收拾,逃反也似地逃离那曲。要尽快赶到低海拔的格尔木,格尔木啊,格尔木,我真想快点见到你!

 

高原之路

路啊,高原的路,坑洼不平的路时刻叫你不敢放松。建在永久冻土上的高原公路,路基沉降严重,并不像我之前听说的那样:中国已成功解决了永久冻土工程的世界性难题。路坏的时候,坑洼不平;路好的时候,上下起伏。车行在上面,就像一叶小舟颠簸在海浪上。再加上修路改道。50公里的时速都保持不了。啥时候能到格尔木啊!我们在这高原无人区,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儿,缺氧寒冷,没地儿停啊。此时,车可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啊。

    抬头远望,瞬间我又上了天堂。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低,仿佛你站在前面的山坡上伸手就能触及蓝天,抚摸那团团云朵。天堂耶?地狱耶?

时断时续的雨一直伴随着我们,高原的雨下个不停,我倍感欣慰,中华水塔,名不虚传。但沿途所见的长江源、沱沱河、可可西里地区却干旱荒芜,使人堪忧!

12点多,我们攀上著名的唐古拉山口,珍也拽下氧气管子下车照了相。可谓身苦,心甜,兴致高。站在筑路战士伟岸的的花岗岩雕像前,我的眼泪不住的流。

伴着冷风细雨和夜暗,9点左右,我们爬上昆仑山口。夜幕即将笼罩下的昆仑山口,风大雨急,筑路战士雕像屹立在夜暗的风雨里,庞大的卡车从身边轰鸣而过。我和老臧下来对着黑暗中的路标胡乱地拍了张照,匆忙钻进车里向山下驰去。过了昆仑山口就要下高原了。

格尔木

车下昆仑山,便一头扎进了无尽的夜暗里。车灯的光亮推开沉重的黑幕,在前方铺展开一条不足100米的通路。我恍然走在这光影隧道般的路上,心里寂静而恐慌。

 

夜里11:30左右,到达格尔木市郊.终于快到了。车前泛起一团团的浓雾,稍稍减慢车速,不甚在意。骤然之间,那团团浓雾变成了沙尘暴!尘土、沙石瞬间席卷了整条道路。车窗外的道路标线已看不见。我们停下车来。沙石噼里啪啦地抽打着车身,密闭的车里充斥着尘土的腥味,车在强风中开始摇晃.....大家停止调侃,开始害怕起来。在格尔木,车被风暴掀翻可不都是瞎编的啊。趁着风暴喘息之机,我们在能见度只有几米的沙尘中向市区慢慢摸去。冲着一家宾馆的灯光招牌,我推开车门,一头钻了进去,毫不选择地定下了房间。格尔木啊,几天来我想你、念你、爱你、盼你,却在地狱里相识。

一觉醒来,窗外安静异常,我战战兢兢地推开窗子,晨起的行人,一排排绿意盎然的白杨,整齐的水渠在汩汩流淌......格尔木的清晨静谧而宜人。我真的被瞬间时光逆转!

高原之下的格尔木是青藏线的起点,大宗进藏物资在这儿中转,是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夜里11点左右,大批货车从这儿出发,开始我甚为不解,天黑路险,干吗不白天走呢?原来,这是超限检测站的检查空挡,其它时间超重是要罚款的。都是超重的大型货车,黑夜里去翻越5千多米的昆仑山口,哎!真是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啊!

准备好干粮,我们离开格尔木。格尔木恰在青藏高原下坡的柴达木盆地边缘,出了市,就开进了柴达木盆地沙漠无人区。平阔笔直的沙漠公路,稀少的车辆,几百公里的无人区,我简直像是在飞,在时空穿越里飞翔。长满骆驼刺的沙丘,坟冢一般在天际下铺展开去,显得恐怖而荒凉。柴达木,荒凉的柴达木。

 

 

青藏感悟 : 身在地狱,魂在天堂!

后记:      

新京报讯: 8月9日16时25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境内,一辆大巴车与一辆越野车和皮卡车碰撞,大巴车坠入悬崖,目前已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 

中央电视台讯:2014年8月18日上午11点20分左右,318国道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境内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由拉萨前往林芝的旅游大巴坠入尼洋河中,车牌号码为:藏AL 1612。事发时,车内含驾驶员共45人。截至18日晚间,现场已抢救出29人,另有3人死亡、13人失踪。抢险救援、搜寻失踪人员、伤员救治等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

川藏线G318高程图

 

 

 

 

 

责任编辑:lk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