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瓶成“炸弹”,安全意识何在
摘要: □ 陈向阳 天气渐热,啤酒消费也进入旺季。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啤酒瓶超期服役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超期7年之久的啤酒瓶依然在使用,为消费者人身安全埋下隐患。近年
天气渐热,啤酒消费也进入旺季。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啤酒瓶超期服役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超期7年之久的啤酒瓶依然在使用,为消费者人身安全埋下隐患。
近年来,各地频现啤酒瓶爆炸伤人事件。虽然爆炸的原因五花八门,但啤酒瓶超期服役、多次回收、反复使用是重要诱因。对于这一潜在危害的规避,目前只有一个实施近20年的非强制性标准,不仅对生产企业缺乏约束力,也让众多消费者的维权行动少了政策底气。
小小啤酒瓶,折射的是安全理念的缺席。构筑消费安全防护网,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有担当,也需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无论是玻璃材质、玻璃加工,还是包装运输、旧瓶回收,相关部门都应该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规定,并在质量控制、监测检验、使用方法上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指导。无论是啤酒瓶的各项指标,还是啤酒瓶的生产与回收,企业都应该拿出比“国标”更严格的企业标准来赢得市场青睐,作出符合消费者利益的选择。政府上紧安全发条、企业多尽社会责任,生活中必定能避免许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lyp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