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古人“高考”:考前洗澡防作弊

2015-06-16 17:40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古人“高考”:考前洗澡防作弊 落榜生可查卷  赶考一样很“烧钱”  许多影视剧里,穷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高中后又回来

原标题:古人“高考”:考前洗澡防作弊 落榜生可查卷

  赶考一样很“烧钱”

  许多影视剧里,穷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高中后又回来报恩。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首先是赶考费。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考前洗澡防作弊

  预防作弊,相关措施与现代一样严格。洗澡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理有节。

  对科举夹带作弊,历朝政府都严厉禁止。尤其是到了清代,科场作弊之风日益猖獗,为防范科场夹带作弊,清政府不仅对考生的衣着和携带器具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还就如何严格搜检颁布了一道道政令。

  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都得接受彻底的搜身检查,连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查,甚至还要查看臀部。但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仍时有发生。

  落榜生可查卷

  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古代评卷看重“第一印象”

  古代科举评卷是第一印象决定命运。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基本上榜便有戏了。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南京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