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昭陵首现唐石雕莲花座
摘要:原标题:唐太宗昭陵首现唐石雕莲花座 为双重覆莲形 修建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上的“天下名陵”昭陵,占地200平方公里,拥有陪葬墓180余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
修建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上的“天下名陵”昭陵,占地200平方公里,拥有陪葬墓180余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这座埋藏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最近爆出考古发现,在其陵园陪葬墓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田野调查发现一座石雕莲花座,这是昭陵发现的第一件唐代石雕莲花座,覆莲部分为双层覆莲而且莲瓣宽阔莲子饱满,独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而以往在唐代陵园发现的莲花座则为单层覆莲且莲瓣平浅。
这件唐代石雕莲花座是在昭陵陪葬墓区61号无名墓的神道南侧偏东80米处被发现的,近日被运至昭陵博物馆收藏。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告诉记者,石雕莲花座呈灰白色,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通高56厘米、边长78厘米。榫眼为方形,边长26.5厘米、深25厘米。石座上圆下方,上为覆盆状,最大直径76厘米,顶部直径约56厘米,为双重(上下两层)覆莲形,从保存较好的底层莲瓣看,为12瓣双子莲,莲子饱满欲滴,美感十足;上层残损严重。从上层残痕仔细观察,上层与下层的莲瓣在排列上一致,只是形体稍小。下为边长78×26厘米的方形平台。
李浪涛说,墓葬神道石刻有其分布排列规律,石柱一般距离封土最远、石人距离封土最近,据此,新发现的这一石雕莲花座,距离封土较远,推测它可能性最大的应当是石柱座(即石柱的底座),但也不排除是石人座的可能性,因为此前在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太子李弘的恭陵(位于河南偃师市滹沱岭,唐孝敬皇帝李弘,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的墓前,考古发现的一对石柱的底座是莲花座,就连三对石人也有覆莲的莲花座,而且石人脚下踩的还是仰莲踏板,这与陪葬昭陵的李勣墓的一对石人一致,所不同的是李勣墓石人的底座是巨大的素面无纹方形座,不是莲花座。
专家介绍说,石雕莲花座石柱在其它唐代陵园多见,而在昭陵陵园罕见。昭陵陪葬墓,如长乐公主墓、新城长公主墓、韦贵妃墓和带有题记的“蒋王妃元氏墓石柱”,这些石柱座几乎都是素面无纹的方形座;而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和陪葬墓永泰公主墓,李弘的恭陵、桥陵(唐睿宗李旦之陵墓)等石柱为莲花座;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唐肃宗李亨的建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这些陵墓的石柱为上圆下方素面无纹。
据悉,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为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文汇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