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2015-06-24 15: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近日,全国各地的春拍相继落幕。不久前拍出3亿元天价的定窑“美人枕”,尽管配上了热释光报告,依旧被众多行家视为假拍

原标题: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近日,全国各地的春拍相继落幕。不久前拍出3亿元天价的定窑“美人枕”,尽管配上了热释光报告,依旧被众多行家视为假拍、拍假,并成为了社会话题。其实,“美人枕”并非孤案,在交易额巨大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中,浮躁、投机心态越来越重,导致市场常常出现拍卖闹剧,甚至还有价格过亿元的假货。

  假,其实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拍假”,二是“假拍”。“拍假”,就是拍卖赝品。比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2.2亿元汉代玉凳等事件。针对“拍假”情况,只要拍卖行提高鉴定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外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会采取严格手段防止“拍假”,通过技术手段、专家一票否决等多重手段来筛选掉赝品。

  “假拍”则比“拍假”更为严重。以“美人枕”事件为例,这件拍品虽然拍出3.5亿港元的天价,后来却被曝光买家卖家均是同一家,甚至还有很多业内专家直言这件拍品绝对是赝品,使得这场天价拍卖变成一场闹剧,后果就是炒作了市场,带来了泡沫,造成了虚假繁荣和信用危机。

  其实“美人枕”究竟是真是假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种种乱象是否能得到治理。拍卖业的“假拍”“拍假”问题如不能通过法律途径和行业自律加以有效约束,必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乃至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治理乱象不仅要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约束,构建鉴定行业的诚信体系,更需要在拍卖业开展一场实实在在的“打假”。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中国文化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