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节目越丰富越需要文化人
摘要: 原标题:娱乐节目越丰富越需要文化人 周立波在一档娱乐节目中,称一群汉服表演者“走的是像援场一样”,像“洗浴中心出来的人”,对此方文山发微
原标题:娱乐节目越丰富越需要文化人
周立波在一档娱乐节目中,称一群汉服表演者“走的是像援场一样”,像“洗浴中心出来的人”,对此方文山发微博,批评周立波对传统文化知识贫乏,“若是一时失言,请坦诚认错改正”。
作为一名以脱口秀见长的主持人,周立波在节目中调侃嘉宾或选手,可以起到娱乐观众的效果。这次周立波的问题是,犯了老毛病,搞不清善意调侃与冷嘲热讽的区别,把刻薄当成了调侃,爽快了自己的嘴皮子,没能做到宽厚待人。
优秀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应当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但泛娱乐时代对主持人很难有过高要求,那么其应变能力和现场掌控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在和嘉宾交流汉服问题时,周立波显然失去了这样的素养,明明是汉服表演,还要问一个小姑娘:“这是朝鲜服吧?”自己用“Hi”和小朋友打招呼,却嘲讽小朋友用“Hello”,因为他觉得不习惯……所以方文山批评他传统文化知识贫乏很准确,周立波没法聊汉服的传统以及身着汉服在当下的象征意义,只好用失态的言语,来掩饰自己的无力。
对于汉服的嘲讽,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存在。网民以其娱乐心态,表达他们对某些场合出现汉服着装者的不满,有其消遣理由。但在一个具有广大受众群体的娱乐节目中,如此调侃汉服着装者,的确会造成误解与伤害。周立波的语言风格,也是网络上批评汉服常用语言与观点的翻版,这是一名主持人没有独立立场的表现,是对恶搞式舆论的一次逢迎。
对于汉服引发的数次围观事件,不少人已经表达了态度。喜欢传统服饰,于己而言是个人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于传统文化而言,是种追忆与怀念,也没啥可批评的。之所以汉服屡次引起嘲讽,和周立波一样,不了解汉服,不了解它背后的文化才是根源。包括有些人选择穿汉服出席活动,但脚上穿了皮鞋,或者穿汉服抵制圣诞……在一些不知真假的汉服爱好者那里,汉服也成为他们哗众取宠的工具。
作为一种古老时代的服装,汉服已没任何可能大面积重返现代生活,一些打着国学教育幌子推广汉服的人,的确有些形式主义,甚至发展成了闹剧。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出现,导致了网络舆论对汉服充满不屑和一竿子打倒的态度,没人愿意好好地讨论一下汉服,汉服无可避免地被娱乐化了。
那么,作为一档娱乐节目主持人,对汉服进行嘲讽能提高收视率吗?答案是不可能。首先,参加节目的汉服表演者,是来完成一个愿望的,应该鼓励这样的梦想,而非误导观众加入调侃队伍;其次,舞台上的汉服表演者,只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没必要、也不应该承担汉服负面新闻带来的坏影响。反之,如果周立波能够调动表演者,说清楚汉服的魅力,充分表达对汉服的兴趣所在,那恐怕才是观众爱看的理由。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从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创造出了灿烂的穿戴风俗和物品,的确需要现代传播媒介做一些介绍。娱乐节目越丰富,越需要文化修养丰富和善于学习的人支撑,可惜周立波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京华时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