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西平村民扎笤帚走上致富路

2015-08-20 07:44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y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网上接订单 在家搞加工村民扎笤帚走上致富路不出村月挣2000多元钱 □晚报记者 王冬霞/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本报讯 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外出打工,这是当下

网上接订单  在家搞加工

村民扎笤帚走上致富路

不出村月挣2000多元钱

 

□晚报记者   王冬霞/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

wangj150879.jpg

本报讯  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外出打工,这是当下农村居民的生活写照。然而,西平县盆尧镇洪港村村民农闲时却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家庭作坊里扎笤帚,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被誉为“笤帚村”的洪港村用小笤帚“扫”出了一条致富路。

昨日,记者走进洪港村,看到这样一幅美丽景象:许多农家院里堆满了扎好的笤帚,村民们一边谈笑风声,一边忙个不停,劳动的喜悦充满了小院。

“扎笤帚是我们村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手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工艺流程全部是手工作业。”在一家庭作坊,正在忙活的村民康景云说,他的这个家庭作坊雇有20名工人,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

据康景云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村户户都扎笤帚,是远近闻名的“笤帚村”。由于加工量小不成规模,利润低,后来有些人就不干了。现在规模较大的有20多户,还有几十个零星加工户。扎笤帚技术含量不高,一般人跟师傅学两天就会了,生手每天能加工几十把,熟手能加工100多把。“我这个作坊平时每天销售笤帚500多把,高峰期每天能销1000多把。”康景云说。

记者问为啥有这么多加工户坚持下来时,康景云说:“现在信息传递快,交通也发达,本地原材料缺,可在网上购原材料。销路窄,可在网上接订单。我们用的原材料都是从云南、贵州、山东、吉林、四川等地购买的。在网上接到订单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加工,完工后人家会来拉货,也可以通过物流公司发货,省心又省力。虽然每把笤帚只卖几元钱,但销量很大。我这里加工的笤帚已销往广东、福建、湖北等地。现在订货的客户越来越多,我们这个‘笤帚村’要在全国出名了。”

“我在这干十几年了,每天扎100多把笤帚,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钱,不仅累不着而且能顾家。”今年55岁的留守妇女王莲乐呵呵地说。

该村的留守妇女张凤英一边扎笤帚一边告诉记者:“俺每天除了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就来扎笤帚,一天能挣百十元钱。”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