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摘要:魏银初平菇生产在我市已大面积推广,大多以发酵料栽培模式为主,原料来源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明显,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有效途径,有利于农产品下脚料的转化
魏银初
平菇生产在我市已大面积推广,大多以发酵料栽培模式为主,原料来源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明显,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有效途径,有利于农产品下脚料的转化,现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养基配方。1.玉米芯
二、培养料发酵。第一天,首先将玉米芯和石灰粉加水拌匀后堆在铺有薄膜的地面上预湿,发酵剂和麸子单独加水预湿堆放。第二天,将其他辅料全部加入(抑菌剂暂时不用)并一次性补足水分,以后不再加水,料堆高
三、装袋接种。发酵好的培养基为红褐色,气味芳香,无氨味,培养基中布满有益的放线菌,不粘手,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此时加入抑菌剂即可装袋播种,采用三层播种法,即在袋中间要播一层菌种,并在袋子两头撒种封面,用种量为8%~15%。
四、管理技术。1.发菌管理:将接好种的菌袋在培养室成批平放摆好,一般3层~5层高(夏季1层~2层),每行间距离
2.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用手触摸菌袋,硬挺结实有弹性,菌袋表面聚集有黄色小水珠,表明已达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将菌袋码4个~6个高,袋口解开,行距不少于60厘米,每天向空间喷水3次~4次,保持湿度85%,结合每次喷水通风30分钟~40分钟。室内光线不宜太暗,以免出现长柄畸形菇。随着菇体的长大,应适当增加喷水量和通风次数。头潮菇采收后清除袋口残留菇根,清扫室内,喷洒石灰上清液,室外喷0.5%敌敌畏溶液驱杀害虫,再按常规管理7天~10天可出第二潮菇,如此管理直至出菇结束。
(作者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