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摘要:通讯员 王林昶灿烂的阳光,理应普照到每个角落;幸福的天中,谁都不能缺席。来自市扶贫办的一组数字让人振奋:通过2014年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7
通讯员 王林昶
灿烂的阳光,理应普照到每个角落;幸福的天中,谁都不能缺席。来自市扶贫办的一组数字让人振奋:通过2014年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7437元增长到2014年的8270元,增幅11%;贫困人口由72万人减少到60万人,减幅近16%,贫困地区群众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贫困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贫困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完善扶贫工作措施,持续加快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度重视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2011年~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驻马店市贫困乡村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制了《2015年~2020年贫困县脱贫规划》、《2015年~2020年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行业部门建设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规划》等指导文件,引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建立了以市发改委等18个行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任总召集人,召集行业部门集中力量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大事,集中力量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行县区、乡镇和定点帮扶单位党政一把手及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并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切实加强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落实、组织领导和绩效考评。
统筹兼顾
协同推进“三位一体”扶贫开发
扎实做好专项扶贫。围绕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4亿元,重点抓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到户增收、科技与产业、移民搬迁、互助资金、小额贷款、“雨露计划”培训七大扶贫攻坚工程,完成了16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实现了12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全面开展行业扶贫。按照国家扶贫办明确的行业部门“十项重点工作”要求,建立了以市发改委等18个行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求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资金项目向贫困村投入力度,累计整合部门资金近5亿元,实施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等项目600个,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引导社会扶贫。组织国家、省、市和县区直帮扶单位811个参与定点帮扶工作,实现对全市798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全覆盖,帮扶单位累计为贫困地区引进各类项目资金12.7亿多元,引进各类项目1300多个,培训贫困群众近16000人,捐款捐物折款6000多万元。同时,发挥工商联、妇联、科协的职能和扶贫日的平台作用,积极引导组织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
狠抓结合
持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全市新农村建设的97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和434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试点村与扶贫开发的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工作相结合,重点打造了遂平县嵖岈山镇魏楼新型农村社区、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全国美丽乡村等新农村亮点,彻底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按照总体规划,优先把项目安排到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乡村,使扶贫重点同时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重点,在西平县二郎乡、泌阳县郭集镇集中打造了连片面积在5万亩~10万亩的项目区,显著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更好地放大了项目效应,实现了项目区贫困乡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按照“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总体思路,结合贫困乡村产业特点,在上蔡县五龙乡依托久久产业联合体,流转土地1万亩,直接带动农户1700户7000多人(其中贫困户430多户1300多人),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带动发展,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建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机制,建设了市、县、乡、村四级建档立卡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了全市扶贫开发信息化管理。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探索建立了县区沉淀财政资金用于小额贷款和互助资金项目担保资金机制,全市共筹集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800万元,可撬动2.8亿元信贷资金,为贫困户和企业提供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改革扶贫开发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和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加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和减贫成效的监督考核。
多措并举
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从2011年至2014年,全市通过产业集聚、发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多措并举,贫困人口从108万人减少到60万人,减少4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2万人,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产业集聚就业一批。立足资源特色优势,着力培育装备制造、医药化工、食品、轻纺、建材等支柱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直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3万人,其中有1.1万人因稳定收入带动全家脱贫,脱贫人口有4万人左右,占每年脱贫人口的33%。发展产业致富一批。全市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1.2万家,每年可带动贫困户3.5万户左右,其中脱贫农户9000多户、脱贫人口3.7万人,占每年脱贫人口的30.8%。技能培训转移一批。大力实施全面技能振兴工程,通过“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培训,有一技之长自主创业的每年有1万人左右,其中创业成功2500人左右,带动全家脱贫,脱贫人口12000人左右,占每年脱贫人口的10%。外出务工脱贫一批。全市到外省、市打工就业或在本地从事服务业,每年约有8000户贫困户脱贫,脱贫人口3.3万人左右,占每年脱贫人口的26.2%。
目前,我市正按照“四个一批”和“转、扶、搬、保、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50万贫困群众脱贫任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确保全面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精准扶贫的阵阵春风,吹绿了穷乡僻壤的座座荒山,拂暖了秀丽山村的片片田野。扶贫工作犹如强劲春风吹遍天中大地,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