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氰化钠管理乱象背后:土法炼金给西部埋隐忧

2015-09-01 10:07 来源:科学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卡拉麦里的简易淬金池(池内有死鸟);卡拉麦里氰化钠废料桶死亡的荒漠鸟类前不久,天津爆炸事故现场的700吨氰化钠,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中国的氰化钠产业链,更

卡拉麦里的简易淬金池(池内有死鸟);

卡拉麦里氰化钠废料桶

死亡的荒漠鸟类

前不久,天津爆炸事故现场的700吨氰化钠,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中国的氰化钠产业链,更多鲜为人知的危险还从未走入公众视野。

8月27日晚,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马鸣在科学网上写下一篇名为《惊天内幕:700吨氰化物会去哪儿呢?》的博文,让那些藏匿于我国边疆生态保护区的“毒物”得以曝光。

保护区中的“毒瘤”

马鸣所说的惊天内幕,发生在2004年至2015年的十几年中。

在跟随中科院综合科考队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阿尔泰山自然保护区考察期间,马鸣发现了一个秘密:大量标识着氰化钠的铁桶(每桶100~200千克)和塑料袋被随意地丢弃于干枯的河道和旷野中。水源地附近,野生动物的遗骸腐烂程度各异,有些已经化作一堆堆扭曲的白骨。

马鸣很快想到,这很可能是一场“黄金劫”。“氰化钠是土法采金的极佳廉价材料。”马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方法甚至简单到可以就地析取黄金,不需要机械化的流水线,搭一个工棚就可以。

淘金者之所以大量出现在保护区中,似乎与新疆的特殊地质条件不无关联。“在新疆,阿尔金山、阿尔泰山中的‘阿尔’,就是金子的意思。”马鸣透露,许多企业都在非法使用氰化物采矿,成吨的氰化物污染着这里的水源、土壤,却无人知晓。

“在氰化钠浓度不高的时候,微生物是能够把它降解的,但浓度过高的氰化钠,能够把微生物杀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军说。

令马鸣感到愤怒的是,大多数企业只有探矿权,却干着“以探代采”的勾当。“他们有的打着国家项目或国防项目的旗号,采取‘麻雀战’‘游击战’深入西部无人区。”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马鸣呼吁了无数次,可结果却总是无疾而终。

“保护区太大了,交通条件又特别好,掘金者要逃跑是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西部是‘冒险家的天堂’。”马鸣无奈地说。

氰化钠滥用

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逐渐从一个氰化钠进口国,变成世界上生产、存储和出口氰化钠最多的国家。

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剧情反转,似乎仍然与黄金有关。近十几年来,用于提炼黄金的氰化钠价格,从21世纪初年的1600美元/吨,增长到了2800美元/吨。

在黄金开采的过程中,氰化物的使用量十分惊人。《中国黄金报》曾详细报道过内蒙古一家黄金生产公司的情况。2014年,该公司完成采矿量2310万吨,生产黄金5.1吨。为支撑产能,公司每月须消耗氰化钠2000多吨。粗略计算,相当于生产1千克黄金须耗费4.7吨氰化钠。并且这家公司还是非常强调成本管理的大公司,其他小公司恐怕用得更多。

中国氰化钠的产能飞快增加。到2009年,中国已成为氰化钠净出口国了。据2011年数据统计,中国一年生产的氰化钠数量接近40万吨,目前,除了国内的使用之外,中国每年还有7万多吨氰化钠用于出口。

“由于我国的金矿品位较低,所以用氰化钠来冶金是很普遍的现象。”汪晓军指出,尽管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但对环境的污染也最大,很多人觉得成本低是因为没有把环境污染的成本计算进去。“这种冶金技术是国外一百多年前使用的,现在人家早就不用了。”

除了冶金,电镀行业也是氰化钠的主要用武之地。“有氰电镀能够使金属变得光亮,但这也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表示,尽管目前国家提倡无氰电镀,但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下去。

管理乱象

如此庞大量级的氰化钠,无疑是对中国危化品管理的重大考验。

在马鸣博文的评论中,一位学者这样写道:“这真是奇怪的管理。实验室做科研的药品采购、储存、使用及防护等,管理部门一遍一遍地查,很多教师因此放弃了使用剧毒品和危化品的实验方案,因为采购太麻烦。”

“我们在实验室想用一点点氰化物必须要经过公安局层层审批,还要有专车护送,严格得不得了,企业怎么就那么容易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乔中东提出了这样的诘问。

“在利益的驱使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如果按照法规来走,很多事情都很麻烦。”汪晓军说。

马鸣认为,类似于氰化物这样的危化品,“应该从源头上严格管理,责任要追到厂家,要像管理枪支弹药一样,严格立法”。

“对于危化品,应该采取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办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建国强调。

“如果天津没有发生爆炸,这700吨氰化钠会不会流到西部地区?”更令马鸣感到担心的是,保护区中的毒物何时能够散去。“希望学者们能够深入关注氰化物的毒理学研究,这关系到保护区的明天。”

《中国科学报》 (2015-09-01 第1版 要闻) 

李瑜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学网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