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

2015-09-18 09: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经济日报: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  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敲响警醒世人的钟声,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更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所体现的深刻意义,鼓励我们在缅怀

经济日报: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

  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敲响警醒世人的钟声,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更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所体现的深刻意义,鼓励我们在缅怀历史中奋发图强,把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流传不朽的《松花江上》,写满了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楚。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从那时起,倭寇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夏大地,东北失守,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也是从那时起,白山黑水间抗日救国的烽火迅速燃遍全国,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持久抗战,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出苦难的艰难跋涉、逆转命运的历史征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方能更好地启迪现实、开创未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掀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及其重要历史启示,值得永远铭记!

  我们要为实现复兴伟业而铭记“九一八”。“九一八”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一道伤疤,也是一种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它留下的历史遗产使人深刻体会到,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难以在战争年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也不能在和平年代争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如今,旧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历史命题励精图治、接续奋斗,是当代中国人肩负的重大使命。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就是铭记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闯过艰难的发展关口,啃下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完成前人未竟的民族复兴伟业。而且,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我们要为捍卫世界和平而铭记“九一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让日本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法西斯的覆灭充分证明,侵略必败是一条铁律,正义与和平的力量不可阻挡。然而,当前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仍未散去,右翼势力仍然无视铁的历史事实,制造一系列否认侵略战争、掩盖战争罪行的谬论。在这种情况下,铭记历史,振聋发聩,引人警醒!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84年,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崭新历史起点。重任在肩,目标在前,让我们铭记历史,坚定信念,把昨天的深重苦难化作前行的不竭动力,用今天的不懈奋斗成就明天的美好梦想。(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