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旅游资讯

让境外游消费变内需动力

2015-11-06 08:40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让境外游消费变内需动力  中国人的境外游,也并非单纯的个体扫货,而攸关国家利益和全球贸易的平衡  张敬伟  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故事,国人感受得很深切。 

原标题:让境外游消费变内需动力

  中国人的境外游,也并非单纯的个体扫货,而攸关国家利益和全球贸易的平衡

  张敬伟

  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故事,国人感受得很深切。

  10年前,出国(境)的中国人大抵都是政商精英人士。现在,寻常百姓是出境游主力。据统计,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09亿人次,海外支出同比增长28%达到1648亿美元;预计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将达1.2亿人次,消费支出将高达1940亿美元,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数字很抽象,现实很鲜活。从港台、东南亚到欧美和日韩旅游市场,中国人都掀起了购物狂潮。如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爆买”成为中日舆论场的热词。

  不管中国游客的购物行为是否理性,可以肯定的是,富起来的中国人消费力旺盛,中国游客以消费力畅游全球。

  然而,这只是表象。全球化大市场下的资本和人员流动,固然有其自然规律,但全球市场依然利益为本、境域区隔,贸易壁垒依然森严。中国人的境外游,也并非单纯的个体扫货,而攸关国家利益和全球贸易的平衡。

  众所周知,中国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从1995年到2014年,中国已经连续20年服务逆差;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980亿美元,当年中国境外游消费额为1684亿美元,两个数字基本持平。若国人海外消费变国内消费,则基本可实现服务贸易的平衡。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瘸腿现象,说明中国贸易的不均衡,也意味着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之路还有漫漫征程。

  富起来的中国人纷纷出境旅游,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如果国人荷包一鼓就大肆出国扫货,把在国内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把地拿到国外消费,这种“肥水流了外人田”的现象也着实令人尴尬。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激活壮大内需市场,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闭关锁国当然不可以,让超万亿元的境外消费力“出口转内销”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首先,须改善国内消费环境,减少国内商品流通成本,祛除假货和山寨货滋生的市场土壤,激活国内消费市场。这需要政策面的改革与升级,需要市场主体遵循市场法则和商业伦理,也需要消费者涵养理性和合乎法治规范的消费观。

  其次,就是完善电商平台环境,改变以逃避关税、海关代征税和消费税为特征的海外代购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交付)平台,在完善监管的基础上实现便捷的转型升级。 

   更重要的是财税政策的调整,要有序减税——不仅减关税,也要减增值税和消费税。通过综合税率的减免,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口商品内外两个市场的差价。当国货日用品质量和价格与进口商品持平,国人还会扎堆到海外扫货吗?

  而最关键的,还是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让我国消费者以购买国货为荣,同时也让海外消费者青睐中国商品。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深圳特区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