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修改
摘要: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要修改的问题。昨天下午,在第四届媒体记者转基因研修班上,农业部科教司何艺兵处长透露这一情况,他还强调,转基因标识与转基因安全性
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要修改的问题。昨天下午,在第四届媒体记者转基因研修班上,农业部科教司何艺兵处长透露这一情况,他还强调,转基因标识与转基因安全性无任何关联,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
何艺兵在会上介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国际上早有定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应该是专业的权威机构说了算。
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要修改 目前正研究
“转基因是一个世界的潮流。”何艺兵介绍,目前,美国的转基因研发、种植和消费均居于全球第一。种植面积方面,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紧随美国其后,中国由此前的第4位变为第6位。而中国粮食产量增速不及粮食需求增速,粮食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但消费量已达6.4亿吨。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中国发展转基因技术,有客观需求。
对于公众关心的转基因标识问题,何艺兵表示,农业部正在研究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否需要修改的问题。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采取了强制定性标识,可以说是最严格的。而其他国家均采取定量标识,即为转基因成分设定一个阈值,比如欧盟,转基因成分超过0.9%才标识。
何艺兵强调,转基因的标识只是提供给大家选择权和知情权,与转基因安全性无关。不过,对转基因进行标识是需要成本的。目前观点认为,企业最终会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作为农业部主管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官员,何艺兵也发现,近两年公众对转基因的认知与争论也日趋理性。
据悉,由于民众对转基因相关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农业部今年已经两次作为“被告”,出了三次庭。何艺兵说,欢迎公众监督。
美国人只种不吃转基因?
此前,网上有消息称美国人虽然生产转基因作物,但自己却不吃它们。
本次研讨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教授表示,他个人虽没统计过多少美国人吃转基因食品,但从数字看,即使转基因作物大部分被当饲料,但人类要吃鸡肉、牛肉,接触转基因是避免不了的。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美国驻华大使馆今年10月份通过官方微信对此作出澄清,称以上说法为谣言。事实上,超过20年来,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被广泛而安全地消费。在一个典型的美国杂货店里,大约三分之二的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大部分在美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都用于国内消费。
红薯是第一个天然转基因作物
会上,朱健康教授介绍了今年外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红薯中含有农杆菌的基因。这意味着,第一个转基因作物至少在数千年前已经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农杆菌基因侵染了野生红薯的基因组。红薯是天然的转基因作物。据了解,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5月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学家们研究了291个红薯品种。
“如果对转基因持有天然恐惧,那以后吃红薯时是不是也要多一分担心?”朱健康说。(孙静)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北京青年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